解析数论笔记

1Week 1

解析数论基础

注 1.1. 本课程中 , 即 不视为自然数.

定义 1.2. 称函数 算术函数. 称为积性函数, 如果:

1.

;

2.

对互素的两个数 , 成立 .

例 1.3. 以下诸函数皆为积性函数:

欧拉函数 .

莫比乌斯函数

.

.

定义 1.4. 对积性函数 , 形式定义 .

定义 1.5. 对积性函数 , 卷积

定义 1.6. 对积性函数 , . 这个定义是合理的.

引理 1.7. 积性函数 的卷积 还是积性函数.

证明.

推论 1.8. 积性函数在卷积运算下构成以 为幺元的半群.

命题 1.9. .

推论 1.10.

推论 1.11. ; .

引理 1.12. .

推论 1.13.

求和

定理 1.14.

证明. 最后一个等号是因为 以及 .

注 1.15. 从平均的意义上来讲, 的表现 “类似于 ”.

2Week 2

上丢番图逼近的研究

回忆: 对任意 , 有无穷组解. 问题是: 是否能够改进这个命题?

考虑任何一个函数 .

定义 2.1. 称为 -良逼近集合, 称为 -劣逼近集合.

立刻注意到 . 一个研究方向是 律. 我们希望对任何 上 “具有良好结构” 的概率测度 , 去证明 或者 .

例 2.2. 上的勒贝格测度.

1.

时, .

2.

时, .

事实上, 以上例子由如下的 Khintchine 定理保证.

定理 2.3 (Khintchine 1926). 假设 是单调 (不必严格) 下降的, 那么:

1.

如果 , 那么 ;

2.

如果 , 那么 .

注 2.4. 证明用到了 Borel–Cantelli 和其逆命题.

人们猜测对任何 “具有良好结构” 的 都有 Khintchine 定理. 例如, -Cantor 测度.

猜想 2.5. , -Cantor 测度, 那么 Khintchine 定理成立.

定理 2.6 (2023, Inno). 时证明出了.

定理 2.7 (2024, preprint). 时证明出了.

另一个方向则是去除 Khintchine 定理中的单调条件, 而这很遗憾是做不到的.

引理 2.8. 如 Khintchine 定理. 那么:

1.

, 那么 i.o. 当且仅当 i.o. 对于约化的 成立.

2.

.

证明. (1) 注意到 单减趋于 即可, 因此如果 , 且 仅有有限组约化解, 那么每一组约化解对应的非约化解是有限的, 因而全体解有限.

(2) "": 由 即得;

"": 记 , 则: 由于因而故得证!

定理 2.9 (Koukoulopoulos–Maynard).

, 则对于无理数 ,

证明. 因此

而要验证反向箭头, 只需要验证 是两两独立事件.

定义 2.10.劣态逼近 (badly approximable) 的, 如果:

没有 (或者只有有限) 整数解.

反之, 如果对任何 , 上述方程都有无穷整数解, 则称其为良态逼近 (well approximable) 的.

的劣态逼近点的集合记为 , 良态逼近点的集合记为 .

容易验证: , 因此由 Khintchine 定理可知 .

进一步地, 我们有如下定理 (证明略):

定理 2.11. BA 有满的 Hausdorff 维度.

一些代数数论相关

命题 2.12. 是二次整数, 则 .

证明.-极小多项式是 , 并设 是另一个根. 则因此不妨设 , 那么因此 .

这里有一个延申的问题: 如果 是三次整数, 那么 还是 ?

定理 2.13 (Roth, 1955). 是一个次数大于等于 的代数整数, 那么 .

证明. 证明见 Schmidt, Chapter V.

猜想 2.14 (S.Lang). 是一个次数大于等于 的代数整数, 那么:

;

如果进一步要求 , 那么 .

3Week 3

连分数和最佳逼近

定义 3.1., 最佳逼近 (best approximation), 如果(第二行条件的是为了防止出现 的情形)

只考虑 的情形,

对于 , 取最小的 , 使得 , 并记对应的整数为 , 满足 . 然后再取最小的 , 使得 , 并记对应的整数为 , 满足 , 以此类推.

那么由于无理数的 Dirichlet 定理, 该过程可以无限进行, 因此得到一列 , 则易见 恰为所有的对 的最佳逼近.

接下来给出 的一些性质:

引理 3.2.

1.

异号;

2.

, 则 ;

3.

;

4.

.

证明. 1. 由即得;

3.

2. 由 3 即得;

4. 由 1,3 即得.

引理 3.3. 存在一列 , 使得

1.

2.

;

3.

.

证明. 由于 , 且 , 因此 , 使得

将上式乘 减掉下式得到: 因此如果记 ,

那么 ,

由已经得到的结论,

假设已有 ,

那么由于 , 对比系数得到 完成归纳过渡.

因此我们如此构造得到的 确实满足条件.

进一步地, 当 时, 将以指数的速度增长, 具体地,

定理 3.4. .

证明. 前半部分由最佳逼近性即得, 对于后半部分, 由于只需要研究收敛性, 故不妨假设 , 由于 并且 , 因此收敛性得证! 并且由于有理数的最佳逼近列一定有限, 故 .

命题 3.5. 我们有一个 之间的双射:

4Week 4

数的几何

我们考虑赋予 Lebesgue 测度的欧氏空间 , 在上面依 Lebesgue 测度定义体积.

定义 4.1. 的一个离散且余紧 (cocompact, 商空间为紧集) 的子群 被称为格点 (lattice).

命题 4.2. 任何一个格点都可以有形式 .

定义 4.3. 是一个格点, 如果一个 Borel 可测集 满足 , 那么称其为基本区域 (fundamental domain).

例如, 格点 的基本格点可以是 , 或者以 张成的半开平行四边形.

定义 4.4. 称格点的任何一个基本区域 的体积 (在 Lebesgue 测度意义下) 为 .

命题 4.5. 上述定义良定 (即不依赖基本区域的选取).

证明. 的两个基本区域, 那么: 故得到:

定理 4.6 (Blichfeldt 1914). 是 Borel 可测集, 是格点, 那么如果 , 或者 , 则 中有 个不同的点 使得 .

证明. 对于第一种情形,

因此存在 ,

这可以得到:.

对于第二种情形,

是紧集, 且体积大于 , 可以取 中的 个不同的点 ,

是紧集 每一个 都有一个子列趋于一个 , 因此可以不妨设每个 均趋于 .

那么由 , 知这样选出来的 符合题意.

Minkowski 凸体定理

定理 4.7 (Minkowski 第一凸体定理). 如果 是一个凸且中心对称的区域,, 或者 是凸且中心对称的闭区域,, 那么可以找到 对不同的且不为 的点对 .

证明. 用 Blichfeldt 定理, 我们可以找到 对点 ,

用字典序排序 (例如按照欧式坐标),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序关系: 那么 为两两不同的点对.

定理 4.8 (Approximation Theorem)., 则对于任意的实数组 , 存在一个向量 , 使得 .

证明. 定义 , 则 . 使用 Minkowski 第一凸体定理, 可以找到 , 并且 是有界的. 利用欧式空间中有界闭集的紧性, 存在一列子列 , 使得 .

那么由于 具有连续性, 知 .

如果等号不取到, 则已经得证, 下面设 ,

不妨记这个 , 同理可以得到 , 容易发现 (或者 ) 线性无关的,

否则可以设 , 则 , 已经得证.

因此如果记矩阵 , 则 , 任取素数 整除 , 则在域 当中方程 有非零整数解,

那么记 , 有 并且 整除 的每一个分量, 则 符合要求.

定理 4.9 (推广版 Dirichlet 定理)., 则存在向量 , 使得

证明., 并且取 , 然后使用定理 4.8 即可.

定义 4.10. 是劣态逼近的, 如果存在 使得 都有 , 否则, 称为良态逼近的.

定理 4.11 (Dani Theorem). 如果 中有界, 则 .

定理 4.12. 是一个数域, 的一组基, 则 是劣态逼近的.

证明. , 由于当 为整向量的时候,

相当于计算一个形如 的行列式, 其中 , 则因为行列式不等于 , 故其绝对值有最小值, 这个最小值仅和基 的选取有关, 记为 .

而另一方面, 由 的计算公式, 有因此 ,

亦即 , 因此 是劣态逼近的.

逐次极小值 (Successive Minima)

定义 4.13 (逐次极小值 (Successive Minima)). 是格点, 是一个凸体 (中心对称, 内点非空的凸集合), 那么: 被称为 第 i 个逐次极小值 (i-th successive minima).

注 4.14.

1.

存在 , 使得 包含一组基 ,

2.

有一组基 , 使得 .

定理 4.15 (Minkowski 第二凸体定理). 是格点, 是凸体, 那么:

证明. 对于不等式的左端:

取一组无关的 , 考虑如下的映射: , 则 , 并记 ,

定义 , 那么结合 知不等式左端得证.

为了证明不等式的右端, 我们需要一些前置知识.

定义 4.16. 称子空间 -有理型 (-rational), 如果 中的一个格点 (即要求 完备).

引理 4.17. 是一列 -有理型的 的子空间, 并且 , 那么存在一组 的基 , i.e. 对任何的 , 的一组基.

证明. 的格点, 那么由于维度为 1, 必须为 , 下面用归纳法证明原结论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