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讲把上一讲定义的 Eisenstein 级数 E(w,s) 延拓为全平面上亚纯函数. 记号沿用上一讲.
基本想法
和余紧晶格的谱理论一讲中类似, 我们来考虑 A(S) 的卷积作用. 具体地说, 取 k∈A(S), 即 k 为 S×S 上紧支光滑函数, 满足对任意 g∈SO(n+1,1)0 都有 k(gw1,gw2)=k(w1,w2), 比如可将 k(w1,w2) 取成关于距离平方 d2(w1,w2) 的紧支光滑函数. 则由于 E(w,s) 是 Laplace 特征函数, 特征值为 s(n−s), 由平均值原理的推广一讲中结果, 有(k∗E)(w,s)=k^(s(n−s))E(w,s).现在 E(w,s) 为算子 k∗ 的特征函数, 特征值为 k^(s(n−s)). 如我们熟悉 k∗ 的谱, 可能可以期待从中读出特征向量 E 来, 不论 s∈C 是多少. 但这里有两大问题:
1. | k∗ 不像余紧情形一样是紧算子; |
2. | E(w,s)∈/L2(X); |
下面就来详细考察并解决之.
估计核函数
记号承上. 考虑 S×S 上的函数K(w1,w2)=γ∈Γ∑k(γw1,w2),则它光滑, 因为和式其实是有限和; 它还 Γ-不变, 所以可以视为 X×X 上的函数. 依定义, 对 X 上的函数 f, 把 f 视为 S 上的函数然后与 k 卷积, 得到的实际上就是∫XK(w,z)f(z)dz.现在来估计 K. 为此首先注意, 由于 k 在等距变换下不变, 所以它实际上是距离平方的函数, 即k(w1,w2)=Ψ(d2(w1,w2))=Ψ(y1y2∣x1−x2∣2+y1y2+y2y1−2),其中 Ψ 在 [0,+∞) 紧支. 如上一讲中一样取 Γ 的基本域 F 和 Γ∞ 的基本域 G, 满足对充分大的 M 有 F⊇G×[M,+∞). 则不难发现存在只依赖 Ψ 的正常数 A, 使得当 w1,w2∈F, y1>A 时K(w1,w2)=γ∈Γ∞∑k(γw1,w2).对 t∈Rn, 令ψ(t)=Ψ(y1y2∣x1−x2+t∣2+y1y2+y2y1−2),则它紧支光滑, 且K(w1,w2)=t∈Γ∞∑ψ(t).当 y1 很大时, γw1 与 w1 的距离很小, 上式会有很多项, 不如用 Poisson 求和公式将其对偶. 于是计算ψ^(τ)=∫Rnψ(t)e(−⟨t,τ⟩)dt=e(⟨y1y2x1−x2,τ⟩)(y1y2)n/2∫RnΨ(∣u∣2+y1y2+y2y1−2)e(⟨y1y2τ,u⟩)du,注意积分式关于 y1y2τ 是速降函数, 知K(w1,w2)=τ∈Γ∞∨∑ψ^(τ)=ψ^(0)+O((y1y2)−N)=∫Rnk(w1+t,w2)dt+O((y1y2)−N),对任意大的自然数 N. 由于 ψ^(0)=O((y1y2)n/2), 可总结 K 的行为如下:
• | 当 y1,y2 远离, 即存在只依赖 Ψ 的正常数 B, 使得 y2/y1+y1/y2>B 时, K(w1,w2)=0. |
• | 当 y1,y2 接近时, K(w1,w2)=O((y1y2)n/2); 当 y1=y2=y 时, K(w1,w2)=Cyn+O(y−N), 对常数 C=∫RnΨ(∣u∣2)du 以及任意大的 N. |
由此可见, 和余紧晶格情形不同, K(w1,w2) 并不平方可积.
截断与延拓
万事俱备, 现在来延拓 Eisenstein 级数. 为此任取正实数 R, 来证明它可以亚纯延拓到 BR(n/2)⊆C 上. 由平均值原理一讲中的结论, 可取 k∈A(S) 使得对任意 s∈BR(n/2) 有 k^(s(n−s))=0.
取 A∈R+ 充分大, 并取单调光滑函数 α:R+→R, 在 (0,A) 取 0, 在 (A+1,+∞) 取 1. 考虑 X 上向量值函数 α(y)ys, 其第 j 个坐标定义为 α(yj)yjs, 即其为光滑函数, 在第 j 个尖点附近取 yjs, 其它地方取 0. 注意虽然 yjs 在 X 上不良定义, 但是 α(y)ys 良定义. 同样把各个尖点的 Eisenstein 级数组合成向量值函数, 记作 E(w,s), 则上一讲的最后一节给出E(w,s)=α(y)ys+Φ(s)α(y)yn−s+G(w,s),其中 G(w,s) 在各尖点处指数衰减.
沿用上一节中记号 k 与 K, 并用 K 表示核函数 K 对应的积分算子, 亦即拿 k 卷积. 令K(w1,w2)=K(w1,w2)−j∑Kj(w1,w2)为截断积分核, 其中 j 取遍尖点, Kj(w1,w2)=α(y1j)∫Rnk(w1+t,w2)dt,这里 y1j 表示 w1 在把 j 放在 ∞ 的坐标系下的 y 坐标. 则由上一节的分析知 K 在各个尖点处速降, 特别地 K∈L2(X×X). 于是 K 对应的积分算子, 仍记作 K, 是个 Hilbert–Schmidt 算子, 故为紧 (甚至为迹类). 注意(K−k^(s(n−s)))Ei(w,s)=−j∑Kj(Ei(w,s))=−j∑Kj(δijyjs+ϕij(s)yjn−s),因为 Kj 定义中的积分零化 Ei(w,s) 在 j 处 Fourier 展开中的其它项. 而由 yjs 是特征函数以及 A 充分大知Kj(yjs)=α(yj)∫F(∫Rnk(w+t,w2)dt)y2jsdw2=α(yj)∫G×R+(∫Rnk(w+t,w2)dt)y2jsdw2=α(yj)k^(s(n−s))yjs,其中 F 和 G 同上节, 分别是 Γ 和 Γj 的适当基本域. 所以(K−k^(s(n−s)))Ei(w,s)=−k^(s(n−s))j∑α(yj)(δijyjs+ϕij(s)yjn−s),或者合起来写成(K−k^(s(n−s)))E(w,s)=−k^(s(n−s))(α(y)ys+Φ(s)α(y)yn−s).上式等号左边的 K 固然紧了, 但等号右边多出一个尚未延拓的 Φ(s). 接下来我们变个魔术延拓它.
首先求解满足方程(K−k^(s(n−s)))E∗(w,s)=−k^(s(n−s))α(y)ys的向量值函数 E∗(w,s), 为此也需要作截断: 令E∗∗(w,s)=E∗(w,s)−α(y)ys,则方程变为(K−k^(s(n−s)))E∗∗(w,s)=K(α(y)ys).由于 K 在各个尖点处速降, 上式右边亦速降, 特别地为 L2. 注意右边对任意 s∈C 有定义. 由一开始 k 的取法, 对 s∈BR(n/2) 有 k^(s(n−s))=0; 而 K 是紧算子, 故 E∗∗(w,s) 可以解出, 作为从 BR(n/2) 到 L2(X) 的亚纯函数; 于是 E∗(w,s) 也作为 BR(n/2) 上的亚纯函数有定义. 注意它们本身依赖于 k 和 α 等辅助函数.
现在我们用 E∗(w,s) 反过来求解 Φ. 回忆关于 E(w,s) 的方程(K−k^(s(n−s)))E(w,s)=−k^(s(n−s))(α(y)ys+Φ(s)α(y)yn−s);注意 E∗(w,s)+Φ(s)E∗(w,n−s) 也满足该方程, 从而当 Re(s)>n 且 s∈BR(n/2) 时, 二者的差被算子 K−k^(s(n−s)) 零化. 由于 Re(s)>n 时, E(w,s) 和 E∗(w,s) 在各尖点处都是 ys 加上 L2 函数, 而 E∗(w,n−s) 本身 L2, 可知上述差属于 L2. 现 K 是紧算子, 谱为离散, 从而对除一个离散集之外的 s, 此差为 0. 换言之, 二者作为亚纯函数相等, 即E(w,s)=E∗(w,s)+Φ(s)E∗(w,n−s).回忆唯一性:
设 s∈BR(n/2), Re(s)>n. 则使得E(w,s)=E∗(w,s)+Λ(s)E∗(w,n−s)是特征值为 s(n−s) 的 Laplace 特征函数的矩阵 Λ(s) 存在唯一, 就是 Φ(s).
证明. 这是上一讲的唯一性定理的直接推论. 或者也可照搬证明, 因为它与
E∗(w,s)+Φ(s)E∗(w,n−s)之差为
L2, 而
s(n−s) 不是非负实数, 不在 Laplace 的谱上.
现对 s∈BR(n/2), Re(s)>n, 把亚纯函数等式Δ(E∗(w,s)+Φ(s)E∗(w,n−s))=s(n−s)(E∗(w,s)+Φ(s)E∗(w,n−s))视为关于 Φ(s) 的方程, 即Φ(s)(ΔE∗(w,n−s)−s(n−s)E∗(w,n−s))=s(n−s)E∗(w,s)−ΔE∗(w,s).此式对几乎处处的 w∈S 和除有限个之外的 s 逐点成立. 这样, 上述唯一性引理就是在说, 如对这些 w∈S 要求上式, 则 Φ(s) 就是唯一满足要求的矩阵. 由此可见向量组{ΔE∗(w,n−s)−s(n−s)E∗(w,n−s)}生成 Cm, 其中 m 为尖点的个数. 取 z1,…,zm∈S 使其对应的向量生成 Cm, 即矩阵ΔE∗(z,n−s)−s(n−s)E∗(z,n−s)=(ΔEi∗(zj,n−s)−s(n−s)Ei∗(zj,n−s))1≤i,j≤m可逆, 则有矩阵等式Φ(s)=(s(n−s)E∗(z,s)−ΔE∗(z,s))(ΔE∗(z,n−s)−s(n−s)E∗(z,n−s))−1.它固然只对 s∈BR(n/2), Re(s)>n 成立, 但等号右边在整个 BR(n/2) 上亚纯! 这样我们就把 Φ(s) 延拓成了 BR(n/2) 上的亚纯函数. 现在直接用等式E(w,s)=E∗(w,s)+Φ(s)E∗(w,n−s)定义 E(w,s), 则它对 s∈BR(n/2) 亚纯, 且在 Re(s)>n 时与原来的 E(w,s) 一致. 一开始的正实数 R 是任意的, 所以这样就把 E(w,s) 延拓成了全平面亚纯函数. 下面是其基本性质:
上述全平面亚纯函数 E(w,s) 与 Φ(s) 满足:
1. | ΔE(w,s)=s(n−s)E(w,s). 特别地, 它在极点之外的地方都关于 w 光滑. |
2. | E(w,s)=E(w,sˉ), Φ(s)=Φ(s). |
3. | E(w,s)=Φ(s)E(w,n−s). |
4. | Φ(s)Φ(n−s)=1. |
证明. 1, 2 是因为它对
Re(s)>n 成立, 而全纯函数具有刚性. 其中光滑是因为
椭圆正则性. 3, 4 是个唯一性论证. 把两边写成
E∗, 知其差为
(1−Φ(s)Φ(n−s))E∗(w,s).在
E∗(w,s) 的极点之外, 它是
L2 函数
E∗∗(w,s) 加上
α(y)ys, 于是当
−Re(s) 足够大时它本身是
L2. 此时上式就是
Δ 的
L2 特征函数, 而特征值
s(n−s) 在
−Re(s) 足够大时并不是非负实数, 所以它是
0, 即
E(w,s)=Φ(s)E(w,n−s),
Φ(s)Φ(n−s)=1.
更深刻的性质如极点分布, 则需要一个截断 Eisenstein 级数的内积关系式, 即 Maass–Selberg 关系. 我们将在下一讲介绍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