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性泛函和 Hahn–Banach 定理
2.1 赋范线性空间上的线性算子
设 T 是赋范线性空间 X 到赋范线性空间 Y 的线性算子. 如果零空间 N(T)={x:Tx=0} 是闭集, 问 T 是否有界?
反例. l1 上取范数 ∥x∥=nsup∣xn∣, 以及不连续的线性泛函 f(x)=n=1∑∞xn. 取 a=(1,−1,0,0,⋯)∈l1, 则 ∥a∥=1,f(a)=0. 令算子 T:l1→l1 为Tx=x−f(x)a.设 Tx=0, 有 x=f(x)a, 那么 f(x)=f(x)f(a)=0, 从而 x=0; 换言之 N(T)={0}, 是闭集.
f 是无界泛函, 因而
f(−)a 是无界算子,
T 同样无界.
在例 2.1.1 中, 如果规定向量 x=i=1∑nxiei 的范数为 ∥x∥=1⩽i⩽nmax∣xi∣, 求出算子 T 的范数; 如果规定向量 x 的范数为 ∥x∥=(i=1∑n∣xi∣2)21, 证明1⩽i⩽nmax(j=1∑n∣tji∣2)21⩽∥T∥⩽(i,j=1∑n∣tji∣2)21.
证明. 前者是
∥T∥=1⩽i,j⩽nmax∣tji∣; 后者见 [
Xia] §5.1 习题 1 (解答于书末, 下同) .
证明 dtd 是 C(k)[a,b](k⩾1) 到 C[a,b] 的线性算子, 并求出它的范数. 其中 C(k)[a,b] 是区间 [a,b] 中具有连续的 k 阶导函数的函数全体, 以∥x∥=1⩽j⩽kmaxt∈[a,b]max∣x(j)(t)∣为范数.
证明. 显然
∥dx/dt∥C[a,b]⩽∥x∥C(k)[a,b], 且
x(t)=sin(t−c) 取到等号 (
c∈(a,b)) . 故
∥d/dt∥C(k)[a,b]→C[a,b]=1.
(i) | 证明: 存在有界线性算子 T:L2(R)→L2(R), 使得 T 是等距的: 即 ∥Tf∥=∥f∥, 且对于 f∈A 有 Tf=f^. |
(ii) | 对 L2(R) 中函数, 如何合理定义 f^? |
解答. 令
f~(x)=f(−x), 有
∥f∥2=∫Rffˉ=(f∗f~)(0)=∫R(f∗f~)∧=∫Rf^f~^=∫Rf^f^ˉ=∥f^∥2.其中第三个等号是对
g=f∗f~ 用 Fourier 反演公式
g(0)=(g^)∨(0)=∫Rg^,第五个等号则是由于
f~^(t)=∫Rf(−x)e−i2πtxdx=∫Rf(−x)e−i2πt(−x)dx=f^ˉ(t).L1(R)∩L2(R) 是
L2(R) 的稠密子空间,
^:f↦f^ 是
L1(R)∩L2(R) 上的等距线性算子, 故在
L2(R) 上有唯一的延拓
T. 详见 [
Grafakos] 2.2.4 节.
2.2 有界线性泛函
设 X 是赋范线性空间, f 是 X 上的无界线性泛函. 证明: kerf={x:f(x)=0} 在 X 中稠密. 这样的无界线性泛函存在吗?
证明. 注意到 kerf 是余一维的子空间, 且 kerf⊆kerf⊆X, 其中 kerf 是其闭包; 那么 kerf 就是 kerf 或 X. 前者等价于 f 有界, 后者即为所求.
更为具象的方法是, f 无界就是有范数任意小的 y∈X 使得 f(y)=1, 那么对任何 x∈X, x−f(x)y 就可以离 x 任意地近, 且 f(x−f(x)y)=f(x)−f(x)f(y)=0 说明 x−f(x)y∈kerf.
这样的无界泛函当然存在啦, 前提是
X 是无限维的. 此时, 设
X 的一组 Hamel 基为
{xλ},
f 由其在这些基元素上的取值
{f(xλ)} 决定. 令
{f(xλ)/∥xλ∥} 无界, 则线性泛函
f 无界. 对
x=∑aλxλ,
f(x)=∑aλf(xλ); 不用担心
f(x) 收敛性的问题, 毕竟只涉及有限项的求和.
对线性空间 L 上的线性泛函 f,f1,f2,⋯,fn, 假设由 f1(x)=0,⋯,fn(x)=0 可推得 f(x)=0. 证明: 存在常数 a1,⋯,an, 使得 f=k=1∑nakfk.
证明. 设
L 是
F 上的线性空间, 条件说明
f:L→F 可以分解为
(f1,⋯,fn):L→Fn 与
a:Fn→F,
a 是有限维空间上的线性泛函, 能写出表达式
a(x)=k=1∑nakxk, 代入
f=a∘(f1,⋯,fn).
Fn(f1(x),⋯,fn(x))LFxf(x) 证明. 见 [
Xia] §5.2.1 节 (pp.124–5).
(i) | c 是收敛数列 x={xn} 的全体在范数 ∥x∥=n⩾1sup∣xn∣ 下的 Banach 空间. 证明: c∗={η+αf0:η∈l1,α 是数},其中 f0(x)=n→∞limxn,∀x∈c. 即: 对于任意的 f∈c∗, 都存在 η∈l1 以及数 α, 使得f(x)=n=1∑∞xnηn+αf0(x),∀x∈c,且 ∥f∥=∥η∥1+∣α∣. |
(ii) | c0 是极限为 0 的数列 x={xn} 的全体在范数 ∥x∥=n⩾1sup∣xn∣ 下的 Banach 空间. 证明: c0∗=l1. |
由 1.3 节习题 6, 开单位圆盘 D 上的 Bergman 空间 La2(D) 定义为La2(D)={f:f 在 D 中解析,并且 π1∫D∣f(z)∣2dA(z)<∞}.
(i) | 对任意 z∈D, 证明: f↦f(z) 是一个有界线性泛函. |
(ii) | 任取 La2(D) 中的完备规范正交系 en(z)(n=1,2,⋯), 证明当 ∣z∣<1,∣w∣<1 时, n=1∑∞en(z)en(w)=(1−zwˉ)21.函数 K(z,w)=(1−zwˉ)21 称为 Bergman 空间的再生核函数. |
(iii) | 证明: 对任意两两不同的 z1,⋯,zn∈D 和不全为 0 的复数 α1,⋯,αn, 成立i,j=1∑nαiαjK(zi,zj)>0. |
证明.
(i) | 记 d=d(z,∂D)=1−∣z∣. f(z) 解析因而调和, 根据平均值性质, ∣f(z)∣=∣∣πd21∫D(z,d)f(ζ)dA(ζ)∣∣⩽(πd21∫D(z,d)∣f(ζ)∣2dA(ζ))21⩽d1∥f∥La2. |
(ii) | 注意到⟨f,n=1∑∞en(z)en⟩=⟨n=1∑∞⟨f,en⟩en,n=1∑∞en(z)en⟩=n=1∑∞⟨f,en⟩en(z)=f(z),这就是说f(z)=⟨f(w),n=1∑∞en(z)en(w)⟩La2(Dw).对有界线性泛函 f↦f(z) 用 Riesz 表示定理, 得到 n=1∑∞en(z)en(w) 的值与 {en} 的选取无关. 于是取 en(z)=n+1zn, 有K(z,w)=n=1∑∞(n+1)(zwˉ)n=n=1∑∞((zwˉ)n+1)′=(1−zwˉzwˉ)′=(1−zwˉ)21. |
(iii) | i,j=1∑nαiαjK(zi,zj)=i,j=1∑nm=1∑∞αiαjem(zi)em(zj)=m=1∑∞∣∣i=1∑nαiem(zi)∣∣2⩾0,假如等号成立, H 上的线性泛函 f↦i=1∑nαif(zi) 对于 {em} 为 0 故在整个 H 为 0, 令 f 是适合的 Lagrange 插值多项式即得矛盾. |
令 L2(R,e−t2dt) 为 Hilbert 空间: L2(R,e−t2dt)def{f 在 R 上 Lebesgue 可测:∥f∥2=(∫R∣f(t)∣2e−t2dt)1/2<+∞}.证明: 多项式全体在 L2(R,e−t2dt) 中稠密.
(提示: 对 f∈L2(R,e−t2dt), f 垂直于多项式全体, 研究 f(t)e−t2 的 Fourier 变换, 再使用 Fourier 变换的单射性证明 f=0. )
证明. 一般的结果参考 [Wilfredo] Corollary 10.8 (p.423).
只需证明: 设 f 垂直于多项式全体, 则 f=0; Fourier 变换是单射表明, f=0 等价于 f(t)e−t2 的 Fourier 变换为 0. 故要证的是: 对任意的 x∈R, ∫Rf(t)e2πixte−t2dt=0.目前已有的信息是, f 垂直于 e2πixt 的级数展开中的任意前 n 项的和, 也就是∫Rf(t)k=0∑nk!(2πixt)ke−t2dt=0.自然的想法是令 n→∞ 用控制收敛定理, 那么找个 L1(R,e−t2dt) 函数控制住 f 同级数的乘积就行了. 注意∣∣k=0∑nk!(2πixt)k∣∣⩽k=0∑nk!∣2πixt∣k⩽k=0∑∞k!∣2πixt∣k=e∣2πixt∣,故只需说明 f(t)e∣2πixt∣∈L1(R,e−t2dt). 这是由于 f(t)∈L2(R,e−t2dt), 且∥e∣2πixt∣∥L2(R,e−t2dt)=(∫Re4π∣xt∣−t2dt)1/2<∞,以及∥f(t)e∣2πixt∣∥L1(R,e−t2dt)2⩽∥f(t)∥L2(R,e−t2dt)∥e∣2πixt∣∥L2(R,e−t2dt).□
设 φ(⋅,⋅) 是 实 Hilbert 空间 H 上的共轭双线性泛函. 如果∥x∥=1sup∣φ(x,x)∣<∞,问 φ 是否为有界的? 并说明理由.
反例. 见 [
Wang] 第十二章 23 (p.247) .
设 ϕ(x,y) 是 Hilbert 空间 H 上的一个共轭双线性泛函, 且满足下面两个条件:
(1) 连续性: 存在 M>0 使得 ∣ϕ(x,y)∣⩽M∥x∥∥y∥, ∀x,y∈H;
(2) 强制性: 存在 c>0 使得 ∣ϕ(x,x)∣⩾c∥x∥2.
则对任意 f∈H∗, 存在唯一的 yf∈H, 使得 ϕ(x,yf)=f(x).
2.3 Hahn–Banach 延拓定理
设 E 是赋范线性空间, x1,x2,⋯,xk∈E, α1,α2,⋯,αk 是一组数, 证明: 在 E 上存在线性泛函 f, 使得 f(xv)=av,v=1,2,⋯,k, 且 ∥f∥⩽M 的充要条件是: 对于任意的一组数 t1,t2,⋯,tk, 成立∣∣v=1∑ktvav∣∣⩽M∥∥v=1∑ktvxv∥∥.
证明. 前推后很简单:
∣∣v=1∑ktvav∣∣=∣∣v=1∑ktvf(xv)∣∣=∣∣f(v=1∑ktvxv)∣∣⩽M∥∥v=1∑ktvxv∥∥.后推前也是简单的: 在
span{x1,x2,⋯,xk} 上定义线性泛函
fˉ, 为
fˉ(xv)=av,v=1,2,⋯,k, 条件的不等式说的是
∥fˉ∥⩽M; 延拓到整个
E 上即可.
(i) | 设 X,Y 是两个赋范线性空间, 在 X×Y 上定义 ∥(x,y)∥=max(∥x∥,∥y∥). 证明: 对于任意的 F∈(X×Y)∗, 必定存在唯一的一对 f∈X∗,g∈Y∗, 使得 F(x,y)=f(x)+g(y). 如果在 X∗×Y∗ 上定义 ∥(f,g)∥=∥f∥+∥g∥, 那么 F↦(f,g) 的映射是 (X×Y)∗ 到 X∗×Y∗ 的保范线性同构. |
(ii) | 设 ∥⋅∥1,∥⋅∥2 是线性空间 X 上的两个范数, 记 (X,∥⋅∥i)(i=1,2) 的对偶空间为 Xi∗, 并在 X 上赋范数 ∥⋅∥=(∥⋅∥12+∥⋅∥22)21. 证明: F∈(X,∥⋅∥)∗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 fi∈Xi∗, 使得 F=f1+f2. |
若 E 是赋范线性空间 X 中的有限维子空间, 证明: 存在闭线性子空间 L, 使得 L∩E={0} 且 X=L+E.
证明. 要找个有限余维数的闭子空间 L, 用余一维的闭空间 kerf 的交试试看, 这里 f∈X∗. 设 e1,⋯,en 是 E 的一组基, E 的元素 x 都能唯一地写成x=f1(x)e1+⋯+fn(x)en,其中 fi 是 E 上的连续线性泛函, i=1,⋯,n. [为什么 fi 连续? 这是因为(a1,⋯,an)↦a1e1+⋯+anen是 Fn 到 E 的连续一一映射 (其中 E 也是 Banach 空间, 参考 1.6 节习题 17) , 逆算子定理说明其逆映射连续.] 保范延拓 fi 到全空间上, 得 fˉi∈X∗. 令 L=i=1,⋯,n⋂kerfˉi 即可, 这样x−fˉ1(x)e1−⋯−fˉn(x)en∈L.□
证明. 即要证明τ:(X/M)∗→M⊥,f↦f∘π是保范同构. 首先, 对 f∈(X/M)∗, (f∘π)(M)=f([0])=0, 得 f∘π∈M⊥.
单射是简单的: 对非零的 f∈(X/M)∗, 存在 [x]∈X/M 使 f([x])=0, 即 (f∘π)(x)=0, 也就是 f∘π 非零.
再看满射, 要用映射的分解: 对任意的
ϕ∈M⊥, 要找个
f∈(X/M)∗ 使
ϕ=f∘π, 为此直接定义
f:X/M→F,[x]↦ϕ(x) 即可,
ϕ∈M⊥ 确保了
f([x]) 无关乎代表元
x 的选取, 从而
f 良定.
XX/MFπϕf还要检验
∥f∥=∥f∘π∥. 一方面, 对一切
m∈M,
∣f([x])∣=∣(f∘π)(x+m)∣⩽∥f∘π∥∥x+m∥,对
m∈M 取下确界得
∣f([x])∣⩽∥f∘π∥∥[x]∥, 即
∥f∥⩽∥f∘π∥; 另一方面,
∥f∘π∥⩽∥f∥∥π∥=∥f∥.
证明: 在有界数列空间 l∞ 上存在如下线性泛函 F: 对于任意的 {an},{bn}∈l∞,
(i) | F({an})=F({an+1}); |
(ii) | 若 an⩾0,n=1,2,⋯, 则 F({an})⩾0; |
(iii) | F(α{an}+β{bn})=αF({an})+βF({bn}), α,β 是数; |
(iv) | 若 {an} 是实数列, 则 n→∞liman⩽F({an})⩽n→∞liman; |
(v) | 若 n→∞liman 存在, 则 F({an})=n→∞liman. |
一般称 F({an}) 为 {an} 的 Banach 极限, 记作 Lim{an}.
证明. 对 {an}∈l∞, 作数列 {an−an+1}=(a1−a2,a2−a3,⋯), 令全体这样的数列构成的空间为 M, 是 l∞ 的子空间. 记 1=(1,1,⋯)∈l∞, 下面说明 d(1,M)=1.
对 {an}∈l∞, 若对某个 p 有 ap⩽ap+1, 则 ∥1−{an−an+1}∥⩾1−(ap−ap+1)⩾1; 不然 {an} 单调递减, 且有界从而收敛, 则 {an−an+1} 趋于 0, 故 ∥1−{an−an+1}∥⩾1. 结合 0∈M,∥1−0∥=1, 得到 d(1,M)=1.
由推论 2.3.4, 存在线性泛函 F∈(l∞)∗, 使得 F(1)=d(1,M),∥F∥=1,F(M)=0, 换言之 F(1)=1,∣F({an})∣⩽∥{an}∥,F({an})=F({an+1}). 至此已得出了 (i), 此外 (iii) 也显然成立. 注意 (v) 是 (iv) 的直接推论, 故只需再证明 (ii),(iv) 就行了.
先看 (ii). 对非负数列 {an}, 记 a={an}, 成立
∥a∥−F(a)=F(∥a∥−a)⩽∥∥∥a∥−a∥∥⩽∥a∥,其中非负用在了后一个不等号, 前一个不等号是 ∥F∥=1 的推论; 即 F(a)⩾0, 这就证明了 (ii).
还剩下 (iv). 只需证明
n→∞liman⩽F({an}) 即可, 并且为了简便可设
n→∞liman=0. 这样对任意
ε>0, 只要
n> 充分大的
p, 就有
an>−ε, 故有
F({an})=F({an+1})=⋯=F({an+p})=F({an+p+ε}−ε)=F({an+p+ε})−ε⩾−ε.由
ε 的任意性,
F({an})⩾0, (iv) 得证.
对于任意的 α=(α1,α2,⋯)∈l1, 证明: f(x)=n=1∑∞xnαn,∀x=(x1,x2,⋯)∈l∞给出了 l∞ 上的一个连续线性泛函. 举例说明 l∞ 上存在连续线性泛函不能表示成上述形式.
证明. ∣f(x)∣⩽n=1∑∞∥x∥∞∣αn∣=∥α∥1∥x∥∞, 故 f∈(l∞)∗.
极限存在的数列全体的空间
c 是
l∞ 的闭子空间, 取极限
lim 是
c 上的非零线性泛函. 由 Hahn–Banach 定理,
lim 可延拓为整个
l∞ 上的非零线性泛函. 而假设其为上述形式, 取
en=(0,⋯,0,1,0,⋯)∈c, 得
αn=f(en)=n→∞limen=0 对所有的
n, 则
α=0, 矛盾.
2.4 几何形式–凸集分离定理
在 Euclid 空间 Rn 中, 闭集的凸包是否一定是闭集? 凸集的闭包是否一定是凸集?
解答. 后者是. 设凸集 M 的闭包是 M, 对 x,y∈M, 存在两列 {xn}→x,{yn}→y, 则对任意的 α∈[0,1], 由于 M 中的序列 {αxn+(1−α)yn} 趋于 αx+(1−α)y, 得到 αx+(1−α)y∈M.
前者不一定. 以
n=2 为例, 离散点集
{(m,0):m∈Z}∪{(0,1)} 是闭集, 其凸包
{(x,y):x∈R,0⩽y<1}∪{(0,1)} 却不是闭集.
设 φ 是直线 R 上的凸函数. 使用凸集分离定理证明: 对任意点 x∈R, 存在常数 m 使得φ(y)−φ(x)⩾m(y−x),∀y∈R.
证明. 在 R2 上, 有非零线性泛函 f(y,z) 分离凸集 {(y,z):z⩾φ(y)} 和点 (x,φ(x)). 相差一个倍数的意义下, f(y,z)=y 或者 z−my; 明显 f(y,z)=y 是不能分离两者的, 所以是z⩾φ(y)inf(z−my)⩾φ(x)−mx,即φ(y)−my⩾φ(x)−mx,∀y∈R.□
设 V 是实赋范线性空间, M 是 V 的凸子集. 证明:
(i) | 若 M 是闭的, 则 M 是一些闭半空间的交. |
(ii) | 若 M 是开的, 则 M 是一些开半空间的交. |
证明.
(i) | M 实际上等于一切含有 M 的闭半空间之交 ⋂H. M⫅⋂H 是明显的; 对 x∈/M, 由推论 2.4.1, 有超平面 {f(x)=α} 分离 x 与 M, 所以 x∈/H={f(x)⩽α} (或 {f(x)⩾α}) . |
(ii) | 同上, 唯一的区别是推论 2.4.1 换为注 2.4.2. |
设集合 A 是复赋范线性空间 V 中的一个均衡凸开集, B 是一个和 A 不相交的非空凸子集. 证明: 存在一个复线性泛函 f 和 c>0, 使得在 A 上 ∣f(x)∣<c, 在 B 上 ∣f(x)∣⩾c.
证明. 视
V 为
实赋范空间
VR, 则存在实线性泛函
fR∈VR∗ 和
c>0, 使得在
A 上
fR(x)<c, 在
B 上
fR(x)⩾c. 作
V 上的复线性泛函
f(x)=fR(x)−ifR(ix).对
x∈A, 令复数
α 满足
∣α∣=1 且
f(αx) 为实数, 则有
∣f(x)∣=f(αx)=Ref(αx)=fR(αx)<c.类似地, 对
x∈B 有
∣f(x)∣⩾c.
令实 Banach 空间 l2 中的一个子集E={x=(x1,x2,⋯,xn,⋯)∈l2:只有有限个 xn 非零, 且最后一个非零的 xn 是正数}.证明: E 是凸子集且 0∈/E, 且不存在 l2 上的非零线性泛函 f 分离 E 与 {0}.
证明. E 甚至是稠密的, 故
f 在
E 上非负表明
f 在整个
l2 上非负, 这是不可能的.
设 M 是实赋范线性空间 X 的凸子集.
(i) | 证明: 若 M 是闭的, 则对任意 x∈/M, 我们有d(x,M)=f∈X∗,∥f∥=1sup(f(x)−z∈Msupf(z)). |
(ii) | 当 M 不是闭的时候, (i) 的结论是否成立? (参考第 10 题) . |
证明. 记 d=d(x,M), 当 M 闭时 d>0.
(i) | 一个方向是简单的: 对任意 ε>0, 有 y∈M 使得 ∥x−y∥<d+ε, 则f(x)−z∈Msupf(z)⩽f(x)−f(y)⩽∥f∥(d+ε),故f∈X∗,∥f∥=1sup(f(x)−z∈Msupf(z))⩽d+ε.另一方向如下: 由定理 2.4.1, 存在非零的 f∈X∗ 分离内部非空的凸集 B(x,d) 和凸集 M, 即z∈Msupf(z)⩽y∈B(x,d)inff(y).由于y∈B(x,d)inff(y)=w∈B(0,1)inff(x)+df(w)=f(x)−d∥f∥,得到d∥f∥⩽f(x)−z∈Msupf(z),从而d⩽f∈X∗,∥f∥=1sup(f(x)−z∈Msupf(z)). |
(ii) | 取 X=l2, M 是 X 的稠密集 E. 这时左边 =d=0, 而对任意非零的 f∈X∗ 有 z∈Msupf(z)=+∞, 右边 =−∞. |
2.5 对偶空间
设 F∈Lp(R)∗(1⩽p<∞). 证明: 存在唯一的 β∈Lq(R)(p1+q1=1), 使得F(f)=∫Rf(t)β(t)dt,∀f∈Lp(R),并且 ∥F∥=∥β∥q. 从而映射 F↦β 是 Lp(R)∗ 到 Lq(R) 的保范线性同构, 即在这个意义下 Lp(R)∗=Lq(R).
设 X 是 Banach 空间, 证明: X 是自反的的充要条件是 X∗ 是自反的.
证明. (搬运自 [Conway] Theorem 4.2, p.132, 有改动)
引理: 设 X 是赋范空间, BX 在 BX∗∗ 中在弱 ∗ 拓扑下稠密.
假设有 x0∗∗∈BX∗∗ 不在 BX 在弱 ∗ 拓扑下的闭包 BX 里面, 由凸集分离定理, 存在 f∈X∗ 分离 BX 和 x0∗∗, 即 x∈BXsupf(x)<x0∗∗(f); 不过 x∈BXsupf(x)=∥f∥⩾x0∗∗(f), 矛盾, 引理成立. 下面来证更强的命题:
设 X 是 Banach 空间, 下列命题是等价的:
(a) X 是自反的. | (b) X∗ 是自反的. |
(c) X∗ 上弱拓扑与弱 ∗ 拓扑相同. | (d) BX 是弱紧的. |
(a)⇒(c) 显然.
(d)⇒(a) 注意 X∗∗ 上的弱 ∗ 拓扑限制在 X 上就是 X 的弱拓扑 (附原文: σ(X∗∗,X∗)∣X=σ(X,X∗)) . 那么由 (d), BX 在 BX∗∗ 中是弱 ∗ 闭的. 结合引理, 得 BX=BX∗∗.
(c)⇒(b) 由 Alaoglu 定理, BX∗ 是弱 ∗ 紧的. 那么由 (c), BX∗ 是弱紧的. (d)⇒(a) 表明 X∗ 是自反的.
(b)⇒(a) 凸集 BX 在 X∗∗ 中是范数闭的, 则是弱闭的 (由本节习题 19 证明 1 的 (ii)) . 那么由 (b), 这就是说 BX 在 X∗∗ 中是弱 ∗ 闭的. 结合引理, 得 BX=BX∗∗.
(a)
⇒(d) 由 Alaoglu 定理,
BX∗∗ 是弱
∗ 紧的. 那么由 (a),
BX 是弱紧的.
证明. 即证明 ⊥(M⊥)=M. 首先, 根据定义有 M⊂⊥(M⊥), 从 ⊥(M⊥) 是闭集得 M⊂⊥(M⊥).
反过来, 设
x∈/M, 由推论 2.4.1, 存在非零线性泛函
f 严格分离
x 和
M, 也就是
supf(M)<f(x); 然而
M 是线性空间意味着
f(M)=R 或
0,
R 是不可能的, 从而
f(M)=0, 即
f∈⊥M; 可是
f(x)>0, 推出
x∈/⊥(M⊥).
设 X 是自反空间, M 是 X 的闭子空间. 证明: 商空间 X/M 也是自反的.
证明. 由习题 9, 结论等价于
(X/M)∗ 自反, 相当于同构的
M⊥ 自反.
M⊥ 是
X 的闭子空间, 从而自反.
对 C[a,b] 中一致有界点列 {xn}, 证明: xn 弱收敛于 x0 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的 t∈[a,b], n→∞limxn(t)=x0(t).
证明. 前推后取 Dirac 测度
δt∈(C[a,b])∗:x↦x(t) 即可. 后推前是 Lebesgue 控制收敛定理.
设 {fn} 是 L1[0,1] 中的一致有界点列, 证明: fn 弱收敛于一个可积函数 f, 当且仅当对任意 [0,1] 中 Lebesgue 可测集 E 成立n→∞lim∫Efndm=∫Efdm.
证明. 即证明
n→∞lim∫Efngdm=∫Efgdm,∀g∈L∞[0,1]当且仅当此式对简单函数
g 成立. 注意
k∈Z,∣k/n∣≤∥g∥∞∑nkχg−1[nk−1,nk)一致有界且点点收敛于
g, 用控制收敛定理.
若赋范线性空间 X 上的有界线性泛函序列 fn 弱 ∗ 收敛于 f, 证明: n→∞lim∥fn∥⩾∥f∥.
证明. 对任意 ε>0, 存在 x∈X,∥x∥=1 使 f(x)>∥f∥−ε, 那么n→∞lim∥fn∥⩾n→∞limfn(x)=f(x)>∥f∥−ε.□
对 Hilbert 空间 X 中点列 {xn}, 证明: {xn} 按范数收敛于 x, 当且仅当 {xn} 弱收敛于 x 且 n→∞lim∥xn∥=∥x∥.
证明. 一个方向显然, 另一方向是因为n→∞lim∥xn−x∥2=n→∞lim∥xn∥2+∥x∥2−n→∞lim⟨xn,x⟩−n→∞lim⟨x,xn⟩=0.□
设 X 是自反 Banach 空间, M 是 X 的闭凸子集. 证明: 存在 x0∈M, 使得∥x0∥=inf{∥x∥:x∈M}.
证明 1. 这需要注意到两点: (i) x↦∥x∥ 是弱下半连续的, 即对 α>0, {∥x∥>α} 是 X 的弱拓扑的开集. 这是因为对于 x0∈{∥x∥>α}, 令 f∈X∗ 使 f(x0)=∥x0∥ 且 ∥f∥=1, 有 {∣f(x−x0)∣<∥x0∥−α}⊂{∣f(x)∣>α}⊂{∥x∥>α}.
(ii) M 是弱闭的. 这是因为对于 x0∈/M, 存在 f∈X∗ 和 α∈R 使得 f(x)<α<f(x0),∀x∈M, 即 x0∈{f(x)>α}⊂X∖M.
记
d=inf{∥x∥:x∈M}, 由于
X 自反,
{∥x∥⩽2d} 是弱紧的, 由 (ii) 得
M∩{∥x∥⩽2d} 也是弱紧的, 由 (i),
x↦∥x∥ 在弱紧集上取得到最小值.
证明 2. 记
d=inf{∥x∥:x∈M}, 取
M 中一列
{xn} 使得
∥xn∥→d. 由于
X 自反, 存在子列
{xnk} 弱收敛于某点
x0,
M 闭说明
x0∈M. 取
f∈X∗ 使
f(x0)=∥x0∥ 且
∥f∥=1, 则
∥x0∥=f(x0)←f(xnk)⩽∥xnk∥→d 当
k→∞, 结合
x0∈M 得
∥x0∥=d.
注: 两个方法实际上是相同的. 2 避免了弱拓扑的语言, 较简洁易懂; 1 则是用两个二级结论直接得出.
对于一个双向序列 {an}n∈Z, 记 T 上函数 SN(θ)=n=−N∑Nane2πinθ. 对于 1<p⩽∞, 若 Nsup∥SN∥p<∞, 证明: 存在 f∈Lp(T), 使得其 Fourier 系数为 an.
证明. 把
{SN}N 看成
Lq(T)∗=Lp(T) 的有界序列, 由 Banach–Alaoglu 定理, 存在子列
{SNk}k 弱
∗ 收敛到某
f∈Lp(T), 那么对较大的
k,
an=⟨SNk,e2πinθ⟩→⟨f,e2πinθ⟩ 为
f 的 Fourier 系数.
对于 Rn 中的一个闭凸集 A, 若 A 中一点 x 是一列端点的极限, x 是否一定是 A 的端点?
附: 旧版习题
令 U=(0,2π)×(0,2π). 对正整数 k, W~k(U) 为 U 上的 Sobolev 空间, Ck(Uˉ) 为 Uˉ 上 k 次连续可导函数全体构成的 Banach 空间.
(i) | 证明: 存在常数 C, 对于二元的三角多项式 p, ∥p∥C(Uˉ)⩽C∥p∥W~2(U). |
(ii) | 证明: 当 k⩽l+2 时, W~k(U) 可自然嵌入 Cl(Uˉ). 特别地, 若 u∈⋂k∈NW~k(U), 则可修改一个零测集上的取值使得 u 是一个无穷次连续可导函数. |
(iii) | 记 Δ=∂x12∂2+∂x22∂2. 对于 u∈L2(U), 若 L2(U) 中函数 v 满足∫UuΔϕdm=∫Uvϕdm,∀ϕ∈Cc∞(U).则记 Δu≜v. 证明: Δ 是 W~k+2(U) 到 W~k(U) 的有界算子. |
(iv) | 若 u∈L2(U) 且 Δu∈W~k(U), 证明 u∈W~k+2(U). |
(v) | 若 L2(U) 中函数 u 是 Δ 的特征向量, 即存在数 λ 使得 Δu=λu, 证明: u 是无穷次连续可导函数. |
设 Ω 为 R2 中有界开集, f 在 Ω 上无穷次连续可导. 令 Δ=dx12d2+dx22d2, 考虑 Laplace 方程{−Δu(x)u∣∂Ω=f(x), x∈Ω,=0.在现代偏微分方程理论中, 经常求解弱导数意义下方程的解, 再通过各类范数估计提高解的正则性. 我们首先在空间 W01(Ω) 中求解 Laplace 方程. 对 u∈L2(Ω), 它的弱 Δu 满足∫ΩΔuvdm=∫ΩuΔvdm,∀v∈Cc∞(Ω).
(i) | 令⟨u,v⟩1=∫Ω[∂1u∂1v+∂2u∂2v]dm.证明: 存在常数 C, 使得对任意 u∈Cc∞(Ω) 成立 Poincaré 不等式 ∫Ω∣u∣2dm⩽C⟨u,u⟩1. |
(ii) | 证明: W01(Ω) 在内积 ⟨⋅,⋅⟩ 下也是一个 Hilbert 空间. |
(iii) | 证明: τf(v)≜∫Ωfvdm 是 Hilbert 空间 W01(Ω) 上的有界线性泛函. |
(iv) | 对 u∈W01(Ω), 设它的弱导数 Δu 存在. 证明: ∫Ω−Δuvdm=⟨u,v⟩1,∀v∈Cc∞(Ω). |
(v) | 证明: 存在 u∈W01(Ω) 为 Laplace 方程的弱解, 即 ∫Ω−Δuvdm=∫Ωfvdm,∀v∈Cc∞(Ω). |
接下来, 我们说明 u 的光滑性. 对任意一点 (x0,y0)∈Ω, 取一个 Ω 中的邻域 V=O((x0,y0),ε) (ε<π) , 以及 χ∈Cc∞(V),χ(x0,y0)=1. 记 U=(0,2π)×(0,2π).
(vi) | 由著名的 Meyers–Serrin 定理可知, C∞(Ω)∩Wk(Ω) 在 Wk(Ω) 中稠密. 由此证明: f(x,y)↦(χf)(x+x0−π,y+y0−π)是 W0k(Ω) 到 W0k(U) 的有界映射. |
(vii) | 证明: 弱解 u 修正一个零测集上的值之后, 是在 Ω 上无穷次可微的, 且 −Δu=f. |
证明.
(i) | 设 Ω 在区域 {0<x2<d} 中. 由于∣u(x1,x2)∣2=∣∣∫0x2∂2u(x1,t)dt∣∣2⩽x2∫0d∣∂2u(x1,t)∣2dt,得到∫Ω∣u∣2dm⩽∫R×(0,d)x2∫0d∣∂2u(x1,t)∣2dtdx1dx2=∫0dx2dx2∫R×(0,d)∣∂2u(x1,t)∣2dx1dt=2d2∫Ω∣∂2u∣2dm⩽2d2⟨u,u⟩1. |
(ii) | 设 u∈W01(Ω) 有 ⟨u,u⟩1=0, 则 ∂iu≡0,i=1,2. 作磨光函数 u∗ηε∈C∞(Ωε) (其中 η∈Cc∞(B1),ηε(x)=εn1η(εx),Ωε={x∈Ω:d(x,∂Ω)>ε}) , 有 ∂i(u∗ηε)=∂iu∗ηε≡0, 故 u∗ηε (在每个连通分支上) 是常数, 由 ε→0+ 时 u∗ηε⟶W1u 得到 u 同样是常数, 根据 u∣∂Ω=0 得 u≡0. (i) 说明这一内积给出的范数 ∥ ∥W˙1 与 W1 的范数等价, 因此 W01(Ω) 在这一范数下也是完备的. |
(iii) | 由 (i), ∣τf(v)∣⩽∥f∥2∥v∥2⩽C∥f∥2∥v∥W˙1. |
(iv) | 弱导数的定义. |
(v) | (iii),(iv) 以及 Riesz 表示定理. |
(vi) | ∥χf∥Wk⩽Ckm+n≤k∑m′≤m,n′≤n∑(m′m)(n′n)∥∂1m−m′∂2n−n′χ∥∞∥∂1m′∂2n′f∥2⩽Ck,χ∥f∥Wk. |
(vii) | 设已知 u∈W0k(Ω). 对任意的 (x0,y0)∈Ω, 简记 −=(x+x0−π,y+y0−π), 由于 ∇u∈W0k−1(Ω), −Δ(χu)(−)=(−Δχu−2∇χ⋅∇u+χf)(−)∈W0k−1(U).用上一题的 (iv), 得到 χu(−)∈W0k+1(U), 取 (π,π) 的一个邻域 X⊂{χ(−)>21}, 得 u(−)∈Wk+1(X). 由 (x0,y0) 的任意性以及 u∈W0k(Ω), 有 u∈W0k+1(Ω). 现有 u∈W01(Ω), 反复提升正则性, 从而 u 无穷次可微. (v) 中取一列 v⟶L2−Δu−f 得到 −Δu=f. |
注: | (ii) 中 u∣∂Ω 是 u∈W1(Ω) 的迹, 参考 [Evans] 5.5 Theorem 2; |
| Meyers–Serrin 定理的证明见 [Evans] 5.3 Theorem 2. |
参考文献
[Conway] | J. B. Conway. A Course in Funtional Analysis. 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 96. Springer, 1990. |
[Evans] | L. C. Evans.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. Graduate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9. Amer. Math. Soc, 2010. |
[Grafakos] | L. Grafakos. Classical Fourier Analysis. 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 249. Springer, 2014. |
[Wang] | 汪林. 泛函分析中的反例. 现代数学基础 40.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14. |
[Wilfredo] | Wilfredo Urbina-Romero. Gaussian Harmonic Analysis. Springer Monographs in Mathematics. Springer, 2019. |
[Xia] | 夏道行 等. 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 (下册) . 现代数学基础 17.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10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