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节研究局部紧交换群作为凝聚态交换群的行为.
A,B 为局部紧交换群. 则将其视为凝聚态交换群的内 Hom 函子等于它们作为拓扑群的同态群赋予紧开拓扑, 即HomCondAb(A,B)=HomAb(Top)(A,B).
证明. 对局部紧拓扑空间 X,Y, 由于 HomCond(X,Y) 定义为其在 S∈CHaus 上取值为 HomCond(S×X,Y), 由紧开拓扑的性质不难发现 HomCond(X,Y) 就是 HomTop(X,Y) 赋予紧开拓扑.
由对交换群
A 典范的右正合列
Z[A×A]→Z[A]→A→0,其中第一个映射为
[(a,b)]↦[a+b]−[a]−[b], 第二个为
[a]↦a, 即得对凝聚态交换群也有如此右正合列. 所以
HomCondAb(A,B)=ker(HomCondAb(Z[A],B)→HomCondAb(Z[A×A],B))=ker(HomCond(A,B)→HomCond(A×A,B))=ker(HomTop(A,B)→HomTop(A×A,B))=HomAb(Top)(A,B),其中拓扑空间和拓扑群的
Hom 都赋予紧开拓扑.
还可以计算 RHom. 我们先算些具体情况, 然后用局部紧交换群的结构做化归. 后文其实不会用到一般局部紧交换群的结果, 从而并不用到局部紧交换群结构定理.
对集合 I 以 TI 记 I 个 T=R/Z 的乘积. 则
1. | 对离散交换群 M, 自然映射 M⊕I[−1]=Hom(Z[1],M)⊕I→Hom(R/Z,M)⊕I→Hom(TI,M) 是同构. |
2. | RHom(TI,R)=0. 事实上对一般的紧交换群 A, RHom(A,R)=0. |
证明. 先证 1. 先看 I 有限情形. 此时有限直和拿到 Hom 外面, 不妨设 ∣I∣=1, 即要证 RHom(R/Z,M)=M[−1], 也即 RHom(R,M)=0. 为此我们对映射 R→0 用附录中的典范消解. 由其典范性, 这也是作为凝聚态交换群的消解, 于是得链复形同态 ⨁j=1niZ[Rrij]→⨁j=1niZ[0rij], 其中 i 是链复形的指标. 对其作用 RHom(−,M), 再在紧 Hausdorff 空间 S 上取值, 得双复形同态 ⨁j=1niRΓ(S,M)→⨁j=1niRΓ(S×Rrij,M), 左边的全复形是 RHom(0,M)=0, 右边的是 RHom(R,M). 要证其在全复形上是拟同构, 只需证其每一列, 即固定每个 i 时, 是拟同构. 这归结为证明对 S∈CHaus, r∈N, RΓ(S,M)=RΓ(S×Rr,M).等号右边是 limNRΓ(S×[−N,N]r,M), 故只需证 RΓ(S,M)=RΓ(S×[−N,N]r,M). 这便是定理 2.5 和常层上同调同伦不变性的显然推论.
再看 I 无限情形. 此时直接对 TI 用附录的典范消解, 则同样地 RHom(TI,M)(S) 被一些 ⨁j=1niRΓ(S×(TI)rij,M) 消解; 由定理 2.5, 后者是 I 有限情形的滤余极限, 故 RHom(TI,M)(S) 也是 I 有限情形的滤余极限, 即得无限情形结论.
再证
2. 由典范消解以及定理
2.9,
RHom(A,R) 由 Banach 空间复形
0→j=1⨁n0C(S×Ar0j,R)→j=1⨁n1C(S×Ar1j,R)→⋯计算. 现在考虑该复形的两个自映射
2 与
[2]∗, 前一个指逐项乘以
2, 后一个指沿着
2:A→A 拉回. 由附录的推论
11, 它俩典范同伦, 即存在
h:P∙→P∙−1, 诱导以上复形的映射
h∗, 使得
2−[2]∗=dh∗+h∗d. 那么对闭链
f,
2f=[2]∗f+dh∗f, 即
f=21[2]∗f+d(21h∗f).对上式右边第一个
f 再用上式代入, 这样迭代
n 次, 得
f=2n1[2n]∗f+dk=1∑n2k1h∗[2k−1]∗f.由于
[2n]∗ 为沿着
2n:A→A 拉回实值函数
f, 不改变上确界范数, 故上式第一项在
n→∞ 时范数趋于
0, 从而取极限得到
f=dk=1∑∞2k1h∗[2k−1]∗f,即每个闭链都恰当, 以上复形零调.
1. | 对离散交换群 M, RHom(R,M)=0. |
2. | RHom(R,R)=R. |
证明. 利用短正合列
0→Z→R→T→0 和定理立得.
对局部紧交换群 A,B, RHom(A,B) 集中在上同调次数 [0,1].
证明. 由局部紧交换群分类定理, 参见 [Ru90], 定理 2.4.1, 局部紧交换群都是离散群、紧群、欧氏空间三者的扩张; 欧氏空间又是格与环面的扩张, 从而局部紧交换群都是离散群与紧群的若干步扩张, 故只需分别对离散群与紧群证明定理.
先看 A 离散情形. 此时可写短正合列 0→Z⊕I→Z⊕J→A→0, 从而 RHom(A,B)=[BJ→BI] 集中在 [0,1].
再看
A 紧情形. 此时由 Pontryagin 对偶不难写出短正合列
0→A→TI→TJ→0, 从而
RHom(A,B)=cofib(RHom(TJ,B)→RHom(TI,B)). 所以只需证
RHom(TI,B) 集中在
[0,1].
B 离散时这是定理
3.2 的
1.
B 紧时同样用环面消解
B, 只需证
RHom(TI,TJ) 集中在
0. 它是
RHom(TI,T)J; 再用定理
3.2 有
RHom(TI,T)=cofib(RHom(TI,Z)→RHom(TI,R))=cofib(Z⊕I[−1]→0)=Z⊕I集中在
0.
下一节我们会用到
A 是紧交换群, 则它在 CondAb 中伪凝聚. 换言之, 它有由 CondAb 中紧投射对象组成的消解. 这推出 RHom(A,−) 与 CondAb 中滤余极限交换.
证明. 由于对极不连通空间
S,
Z[S]∈CondAb 紧投射, 这是附录中消解引理和定理
2.5 的证明中紧空间用极不连通空间单纯消解的直接推论. 对任意极不连通空间
T, 把
A 的典范消解张量积
Z[T] 再对紧空间用极不连通空间单纯消解, 同样可以得到
Z[T]⊗A 伪凝聚. 于是用紧投射消解计算
RHom(A,−)(T)=RHom(Z[T]⊗A,−) 即得它与滤余极限交换. 这对任意
T 成立, 所以
RHom(A,−) 与滤余极限交换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