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 是域, P∈K[X], 则存在有限域扩张 KP╱K, 使得 P 在 KP 中有根, 即存在 y∈KP, 使得 P(y)=0.
证明. 不妨设 P(X) 不可约, 否则考虑 P 的一个不可约因子即可. 考虑环同态的复合K↪K[X]⟶K[X]╱(P)=:KP.这是 K 的有限扩张. 记 φ:K[X]⟶KP, 记 X∈K[X] 在 KP 中的像为 y, 即 φ(X)=y.
由于
P(X) 在
K[X]╱(P) 中的像为
0, 根据
φ 是域同态, 有
P(φ(X))=φ(P(X))=0,即
P(y)=0.
K 是域, 则如下性质等价:
1) | 每个次数至少为 1 的多项式 P∈K[X] 在 K 中有根; |
2) | K[X] 中不可约多项式 (默认其次数至少为 1) 的均为 1 次多项式; |
3) | 若 L╱K 是代数扩张, 则 L=K. |
若 K 满足以上性质, 则称其为代数封闭域.
证明. 1)⇔ 2) 是显然的. 先证明 2)⇒ 3): 对任意的 x∈L, 令 P∈K[X] 为其极小多项式, 从而, P(X)=X−x, 从而, x∈K, 即 L⊂K.
再证
3)
⇒ 2). 任选不可约多项式
P∈K[X], 则
KP╱K 是代数扩张, 从而
KP=K. 所以,
deg(P)=[KP:K]=1.
K 是域, 若 Ω╱K 为代数扩张且 Ω 是代数封闭域, 就称 Ω 为 K 的一个代数闭包.
以下我们证明域
K 具有唯一 (在
K-同构的意义下) 的代数闭包.
代数闭包的存在性
K 是域, P(X)∈K[X], 则存在代数扩张 L╱K, 使得 P 在 L 中分裂, 即在 L[X] 中, 有P(X)=a(X−α1)(X−α2)⋯(X−αn).其中 a∈K, α1,⋯,αn∈L.
证明. 对
P 的次数进行归纳: 当
deg(P)⩽1 时, 命题是平凡的. 假设
deg(P)⩾2, 根据命题
5.2.1,
P(X) 在代数扩张
KP╱K 中有根
α. 将
P(X) 视为
KP 系数的多项式, 则它在
KP[X] 中分解为
P(X)=(X−α)⋅Q(X),其中,
α∈KP 并且
deg(Q)<deg(P). 根据归纳假设, 存在代数扩张
L╱KP, 使得
Q(X) 在
L[X] 中分裂, 所以
P(X)=Q(X)(X−α) 也在
L[X] 中分裂.
K 是域, 则存在域扩张 L╱K, 使得对任意次数至少为 1 的多项式 P(X)∈K[X], P 在 L 中有根.
证明. 定义由 K 上所有非常数多项式作为不定元生成的多项式环A:=K[XP∣∣P∈K[X], deg(P)⩾1]=∣F∣<∞F⊂K[X]−K,⋃K[XP∣P∈F].令 J 为由形如 P(XP) 的元素所生成的理想, 即J=(P(XP)∣∣P∈K[X], deg(P)⩾1),其中, 对 P(X)=i=0∑naiXi, P(XP)=i=0∑naiXPi∈A, 其中, ai∈K. 类似于命题 5.2.1, 对任意的 P∈K[X], P 在 A╱J 中有根. 为了保证得到域扩张, 还需要如下的细节:
• | J=A. 若不然, 则有 P1,⋯,Pn∈K[X] 以及 Q1,⋯,Qn∈A, 使得k=1∑nQk⋅Pk(XPk)=1.不失一般性, 可假设 Qk=Qk(XP1,⋯,XPn). 用变元 Tk 表示 XPk, 以上等式表明k=1∑nQk(T1,⋯,Tn)⋅Pk(Tk)=1.(5.2.1)根据引理 5.2.4, 存在域扩张 K′, 使得每个 Pk 在 K′ 中有根 αk, 其中, k=1,⋯,n. 据此, 可以构造环同态K[T1,⋯,Tk]→K′, Tk↦αk, k=1,⋯,n.此时, (5.2.1) 的左端的像为 0 而右端的像为 1, 矛盾. |
• | 任选 A 的极大理想 m, 使得 m⊃J 并定义 L=A╱m. 那么, L 是域并且以下复合映射K→A╱J→A╱m给出了域扩张 L╱K |
根据
J 的定义,
P(XP) 在
A╱J 中为
0, 从而在
A╱m 中为
0, 即
XP+m∈L 是多项式
P(X) 的根.
给定域 K, 记以上引理中的 L=A╱m 为 E(K). 我们注意到以上的构造过程不能保证 E(K)╱K 为代数扩张.
对
k⩾1, 我们归纳地定义
Ek+1(K)=E(Ek(K)).这给出了域扩张的序列:
令
E∞(K)=⋃k⩾1Ek(K), 则
E∞(K) 是域: 因为对任意的
x∈E∞(K), 则存在
k⩾1, 使得
x∈Ek(K), 从而
x−1∈Ek(K)⊂E∞(K).
根据构造, E∞(K) 还是代数封闭域: 实际上, 对任意 P(X)∈E∞(K)[X], 存在 k⩾1, 使得 P(X)∈Ek(K)[X]. 此时, P(X) 的根均落在 Ek+1(K)⊂E∞(K) 中.
给定域扩张 L╱K, 其中 L 是代数封闭域, 则Ω={x∈L∣∣ x 在 K 上是代数的}是 K 的代数闭包.
证明. 由于
Ω=K(Ω) 是
K 通过添加代数元得到域扩张, 所以
Ω╱K 是代数扩张. 现在证明
Ω 是代数封闭的. 任选多项式
P(X)=ωnXn+⋯+ω1X+ω0∈Ω[X],根据
L 是代数封闭的, 对任意
P 的根
x∈L, 只要证明
x∈Ω 即可. 根据
Ω 的定义, 这等价于证明
x 在
K 上是代数的. 实际上, 由于
ω0,⋯,ωn 在
K 上是代数的,
x 在
K(ω0,⋯,ωn) 上是代数的, 所以域扩张
是有限扩张. 从而,
x 在
K 上是代数的.
根据这个引理, 我们最终可以完成 K 的代数闭包的构造. 定义Ω={x∈E∞(K)∣∣x 在K上是代数的}.由于 E∞(K) 是代数封闭的, 所以 Ω 是 K 的代数闭包.
域同态扩张的技术引理
给定域扩张 L╱K, x∈L, P(X)∈K[X] 是 x 的极小多项式, 我们有域同构evx:K[X]╱(P(X))⟶≃K(x)=K[x]⊂L, Q(X)↦Q(x).特别地, x∈L 定义出 K-同态: evx:K[X]╱(P(X))⟶L, Q(X)↦Q(x).
给定域扩张 L╱K 以及不可约多项式 1 P(X)∈K[X], 令 ZP(L) 为 P 在 L 中 (不同的) 根的集合, 即ZP(L)={P(α)=0∣α∈L}.那么, 我们有如下一一对应: 特别地, ∣∣HomK(K[X]╱(P(X)),L)∣∣⩽deg(P).
简而言之, 不可约多项式 P(X) 在 L 中不同根的个数等于把 KP≃K[X]╱(P(X)) 到 L 的 K-同态的个数. 特别地, 重根的出现使得域 KP 到 L 的 K-同态减少.
证明. 给定 α∈ZP(L), 由于 P 不可约, 在 α 处取值所定义环同态evα:K[X]→L, Q(X)↦Q(α),的核是 (P(X)). 这就定义了 K-同态: evα:K[X]╱(P(X))→L, Q(X)↦Q(α).
反之, 对任意的 K-同态: φ:K[X]╱(P(X))→L,令 α=φ(X+(P(X))). 由于 P(X) 的像为 0, 所以, P(α)=0=P(φ(X+(P(X))))=φ(P(X))=0.这就给出 P 在 L 中的一个根.
不难验证, 以上映射互为逆, 这就是命题要求的一一对应.
由于
ZP(L)⩽deg(P), 所以
∣∣HomK(K[X]╱(P(X)),L)∣∣⩽deg(P).
该引理可以给出 K[X]╱(P(X)) 的 K-自同构个数的控制: ∣∣AutK(K[X]╱(P(X)))∣∣=∣∣HomK(K[X]╱(P(X)),K[X]╱(P(X)))∣∣=ZP(K[X]╱(P(X)))⩽deg(P)=[K[X]╱(P(X)):K].
给定域同态 σ:K→L, 给定域 K 以及 P(X)∈K[X]. 通过对系数的作用, 多项式 Pσ(X)∈L[X] 定义为: Pσ(X)=k=0∑nσ(ak)Xk, 其中, P(X)=k=0∑nakXk.据此, 我们得到环同态: K[X]⟶L[X], P↦Pσ.实际上, Pσ∈σ(K)[X]⊂L[X].
引理 5.2.8 在此情形下可以重新表述为如下的一一对应: ZPσ(L)⟶1:1Homσ(K[X]╱(P(X)),L).其中, 域同态 φ∈Homσ(K[X]╱(P(X)),L) 指的是对任意的 k∈K 和 y∈K[X]╱(P(X)), 我们有φ(k⋅y)=σ(k)φ(y).实际上, 给定域扩张 L╱K,L′╱K′ 和域同态 σ:K→K′,φ:L→L′, 对任意的 x∈K, φ(x)=σ(x), 就称 φ 为 σ-同态. 我们习惯上用 Homσ(L,L′) 表示所有的 σ-同态.
当 K 是 L 的子域而 σ=id 为嵌入映射时, 引理 5.2.8 时上述一一对应的特例.
我们现在陈述代数封闭域的一种泛性质:
给定代数扩张 L╱K, E 是代数封闭域. 对任意的域同态 φ:K→E, 存在域同态 φ:L→E, 使得 φ∣∣K=φ.
证明. 考虑如下延拓的集合X={(F,ϕ)∣∣F是L╱K的中间域,ϕ:F→E是域同态并且ϕ∣∣K=φ}.注意到 X 是非空的: (K,φ)∈X.
我们在 X 上定义偏序关系: (F,ϕ)⪯(F′,ϕ′), 指的是 F⊂F′ 且 ϕ′∣∣F=ϕ, 即对 X 的全序子集 {(Fi,ϕi)}i∈I⊂X, 定义F∞:=i∈I⋃Fi, ϕ∞∣∣Fi=ϕi.这就给出了 2{(Fi,ϕi)}i∈I 的一个上界 (F∞,ϕ∞). 根据 Zorn 引理, X 中有极大元 (F,ϕ). 如果这可以证明 F=L, 那么 (F,ϕ) 就是 φ 在 L 上的延拓.
如若不然, 任选
x∈L−F 并考虑
x 在
F 上 (
x 在
F 上仍然是代数) 的极小多项式
P(X) 和域同构
evx:F[X]╱(P(X))⟶≃F(x)⊂L.通过同态
ϕ:F→E, 我们知道
Pφ 在
E 中有根 (因为
E 是代数封闭的) . 根据引理
5.2.8, 我们就有域同态
ϕ:F[X]╱(P(X))⟶E.从而, 我们得到域同态
ϕ∘(evx)−1:F(x)⟶E.容易看出,
ϕ∣∣F=φ. 由于
F(x) 是严格比
F 大的中间域, 这与
F 的极大性矛盾.
代数闭包的唯一性
我们证明代数闭包的唯一性.
L╱K 是代数扩张, 则 EndK(L)=AutK(L), 即代数扩张的 K-自同态必为自同构.
证明. 由于域同态为单射. 只要证明任意的
φ∈HomK(L,L),
φ 是满射即可. 实际上, 对任意的
x∈L, 令
P 为其极小多项式而
ZP(L) 为
P 在
L 中根的集合. 那么,
φ 把
P 的根映射为
P 的根, 从而我们有单射:
φ:ZP(L)→ZP(L).由于多项式根的个数是有限, 所以
ZP 是有限集. 那么,
φ:ZP→ZP 是满射. 特别地, 存在
y∈ZP(L)⊂L, 使得
φ(y)=x.
K 是域, 假设 Ωi 是 K 的代数闭包, 即 Ωi╱K 是代数扩张并且 Ωi 是代数封闭域, 其中 i=1,2. 根据命题 5.2.12, 存在域同态φ∈HomK(Ω1,Ω2), psi∈HomK(Ω2,Ω1).通过复合, 我们就有 ψ∘φ∈EndK(Ω1). 以上引理表明 ψ∘φ 是 Ω1 的 K-自同构; 类似地, φ∘ψ 是 Ω2 的 K-自同构. 从而, φ 和 ψ 均为同构. 综上所述, K 的代数闭包在 K-自同构的意义下是唯一的.
从此往后, 对任意域 K, 在 K-同构的意义下, 我们用 K 表示它的代数闭包. 如果 K 是代数封闭域, 我们自然有 K=K.
对 C╱Q 使用引理 5.2.7, 这表明 Q 就是 C 中有理系数多项式的根组成的集合: Q={z∈C∣∣存在P∈Q[X],使得P(z)=0}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