凸函数的研究
如果不另加说明, f 总代表某区间 I 上实值函数. 如果对任意的 x,y∈I 和 t∈(0,1), 都有 f(tx+(1−t)y)<tf(x)+(1−t)f(y), 我们就称 f 为严格凸的. 仿照课堂上凹函数的定义, 我们可以类似地定义严格凹的函数 (即 −f 是严格凸的) .
习题 A: 凸函数的基本性质
A1) | 试判断下列函数的凸 (凹) 或者严格凸 (凹) 性: (1) f(x)=∣x∣, I=R(4) f(x)=xlogx, I=R>0(2) f(x)=xp, p∈R, I=R>0,(5) f(x)={1, x=0,10, 0<x<1.I=[0,1](3) f(x)=sinx, I=[0,π], |
A2) | 试证明凸函数的如下基本性质: 1. | 如果 f,g 是区间 I 上的凸函数, 那么 f+g 也是凸函数. | 2. | 如果 f,g 是区间 I 上的单调递增的非负的凸函数, 那么 fg 是凸函数. | 3. | 如果 f 是区间 I 上的凸函数, g 是区间 J⊃f(I) 上的单调递增凸函数, 那么 g∘f 是凸函数. | 4. | 如果 f,g 是区间 I 上的凸函数, 那么 h(x)=max{f(x),g(x)} 是凸函数. |
|
A3) | 假设 f∈C((a,b)). 如果对任意的 x,y∈(a,b), 都有 f(2x+y)⩽2f(x)+f(y), 证明, f 是凸函数. |
A4) | f 是 [a,b] 上的凸函数. 如果存在 c∈(a,b), 使得 f(c)⩾max{f(a),f(b)}. 试证明, f 是常值函数. |
A5) | f 是 R 上的凸函数. 如果 f 在 R 上有界, 证明, f 是常值函数. |
A6) | 设 f 是区间 I 上的严格凸函数. 假设 f(x0)∈I 是 f 的局部极小值, 证明, x0 是 f 唯一的整体极小值点, 即对任意的 x∈I−{x0}, 我们有 f(x0)<f(x). |
A7) | I 是开区间. 证明, f 是凸函数等价于对任意点 x0∈I, 存在实数 a∈R, 使得对任意的 x∈I, 我们都有 f(x)⩾a(x−x0)+f(x0). |
习题 B: 凸函数与不等式
B1) | 证明下面的不等式: (1)x−2x2<log(1+x)<x, x>0; (2)(xα+yα)1/α>(xβ+yβ)1/β, x,y>0,β>α>0(3)x−6x3<sinx<x, x>0; (4)(21+x)p+(21−x)p⩽21(1+xp), p⩾2,x∈[0,1]. |
B2) | 试求所有的正数 a, 使得不等式 ax⩾xa 对任意的 x>0 都成立. |
B3) | 证明如下不等式并给出等号成立的条件: 对任意正数 xi 和 ti (i=1,⋯,n) , i=1∑nti=1, 都有(i=1∑ntixi)i=1∑ntixi⩽i=1∏nxitixi. |
B4) | 证明, Young 不等式并给出等号成立的条件: 对于任意正数 a,b, 任意的实数 p,q, 其中 p1+q1=1 (我们要求 p 和 q 不是 0 或者 1) , 我们有ab⩽pap+qbq, 如果 p>1; ab⩾pap+qbq, 如果 p<1. |
B5) | 证明 Hölder 不等式并给出等号成立的条件: 设 xi,yi⩾0, 其中 i=1,⋯,n, p,q=0,1, 其中 p1+q1=1, 我们有i=1∑nxiyi⩽(i=1∑nxip)1/p(i=1∑nyiq)1/q, 如果 p>1; i=1∑nxiyi⩾(i=1∑nxip)1/p(i=1∑nyiq)1/q, 如果 p<1.在上述不等式中, 如果 p<0, 我们假设 xi>0. (这个不等式的结论比证明重要得多, 同学们可以参考其它资料来写下证明) |
导数的性质和应用: 复习
习题 C: 利用 (高阶) 导数的信息刻画函数 (低阶导数)
在本习题中, 我们把函数 f 也记为 f(0).
C1) | 我们假设 f∈C([0,1]), g 在 [0,1] 上可导且 g(0)=0. 如果存在常数 λ=0, 使得对任意的 x∈[0,1], 都有 ∣g(x)f(x)+λg′(x)∣⩽∣g(x)∣, 证明, g(x)≡0. |
C2) | f 在 (−1,1) 上二阶可导, f(0)=f′(0)=0. 如果对任意的 x∈(−1,1), 都有 ∣f′′(x)∣⩽∣f(x)∣+∣f′(x)∣, 证明, f(x)≡0. |
C3) | n 是正整数, f 在 R 上 n 阶可导, f(0)=f′(0)=⋯=f(n−1)(0)=0. 如果 C∈R>0 和 ℓ∈Z⩾0, 使得对任意 x∈R 都有 ∣f(n)(x)∣⩽C∣f(ℓ)(x)∣, 证明, f(x)≡0. |
C4) | n 是正整数, 证明, 多项式 P(x)=k=0∑n+1Cn+1k(−1)k(x−k)n 是 0. |
C5) | f∈C∞(R). 假设存在正实数 C, 使得对任意 n∈Z⩾0 和任意的 x∈R, 我们都有 ∣f(n)(x)∣⩽C. (i) | 证明, 给定任意的 x0∈R, 我们可以 (以 x0 为中心) 将 f(x) 在 R 上展开为无穷 Taylor 级数, 即f(x)=k=0∑∞k!f(k)(x0)(x−x0)k,∀x∈R. | (ii) | E⊂R 是一个无穷集并且有界. 证明, 如果 f 在 E 上的取值都是零, 那么 f≡0. |
|
C6) | 假设 f∈C2((0,1)), x→1−limf(x)=0. 如果存在 C>0, 使得对任意 x∈(0,1), 我们都有不等式 (1−x)2∣f′′(x)∣⩽C. 证明, x→1−lim(1−x)f′(x)=0. |
习题 D: 利用导数求极值
求下列函数在给定集合 I 上的极值 x∈Isupf(x) 和 x∈Iinff(x), 其中 m,n 为正整数.
D1) | f(x)=x(logx)2, I=R>0; |
D2) | f(x)=∣x(x2−1)∣, I=R; |
D3) | f(x)=x4−x2+1x(x2+1), I=R; |
D4) | f(x)=x31(1−x)32, I=(0,1); |
D5) | f(x)=(1+x+2!x2+⋯+n!xn)e−x, I=R; |
D6) | f(x)=sin2mxcos2nx, I=R. |
习题 E: 利用导数比较函数 (或实数) 大小
E1) | f(x)=ex 和 g(x)=1+xex, 其中 x>0; |
E2) | f(x)=xe2x 和 g(x)=ex−1, 其中 x>0; |
E3) | f(x)=(2x+1)x+1 和 g(x)=xx, 其中 x>0; |
E4) | 22 和 e; |
E5) | f(x)=log(1+1+x2) 和 g(x)=x1+logx, 其中 x>0; |
E6) | loge8 和 2. |
习题 F: 函数的重根
上传者注: 本题题设条件下可以举出很多反例, 建议读者将可微条件全部改为足够高阶连续可微, 或者光滑.
如果 f 在 x0 的一个邻域内满足 f(x)=(x−x0)rg(x), 其中 r∈Z⩾0, g 在 x0 处连续并且 g(x0)=0, 那么我们就称 x0 为 f 的 r-重根. 我们注意到, 0-重根并非根.
F1) | 假设 x0 是 f 的 r-重根, 其中 r⩾1. 证明, 如果 g(x)=(x−x0)rf(x) 可微, 那么 x0 是 f′ 的 (r−1)-重根. |
F2) | 假设 f 为 R 上 n 阶的可微函数. 证明, 如果 f(x)=0 有 n+1 个不同的实根, 那么 f(n)(x)=0 至少有一个实根. |
F3) | f 为 R 上的可微函数. 假设 f(x)=0 按重数计算恰有 r 个实根, 也就是说, f(x)=0 有 s 个相异的实根 x1,x2,⋯,xs, 它们的重数分别为 r1,r2,⋯,rs 并且 r1+r2+⋯+rs=r. 证明, f′(x)=0 按重数计至少有 r−1 个根. |
F4) | 假设 f 为 R 上 n 阶的可微函数. 证明, 如果 f(x)=0 按重数计恰有 n+1 个实根, 那么 f(n)(x)=0 至少有一个实根. |
习题 G
设 a∈R, f:(a,∞)→R 在 (a,∞) 上二阶可微, 并且M0:=x∈(a,∞)sup∣f(x)∣,M1:=x∈(a,∞)sup∣f′(x)∣,和M2:=x∈(a,∞)sup∣f′′(x)∣均为实数.
G1) | 证明: M12⩽4M0M2. (提示: 对任意的 h>0 和任意的 x∈(a,∞), 证明, 有 ξ∈(x,x+2h), 使得f′(x)=2h1[f(x+2h)−f(x)]−hf′′(ξ)成立, 继而用 M0,M2 来控制 M1.) |
G2) | 令 a=−1, 考察函数 f:(−1,∞)→R:f(x)={2x2−1x2+1x2−1x∈(−1,0),x∈[0,∞),验证 f 二阶可微, 验证 M0=1,M1=4, M2=4. 因此, 在不等式 1) 中, 等号可能取到. |
G3) | 假设 f:(a,∞)→Rn 是 (a,∞) 上二阶可微的在 Rn 中取值的向量值函数, 记 M0,M1 和 M2 分别为 ∣f∣, ∣f′∣ 和 ∣f′′∣ 的上确界. 证明: M1≤4M0M2. |
题目 S: Sturm–Liouville 理论的一个例子 (8 字班期末考试题之一, 不交作业)
在这个问题中, 我们仿照 sinx 和 cosx 的构造来研究一类微分方程的解的零点. 我们假设如下的唯一性定理成立:
假设 a(t)∈C1(R), t0∈R. 如果 x(t),y(t)∈C2(R), 满足同样的方程x′′(t)+a(t)x(t)y′′(t)+a(t)y(t)=0,=0.并且它们的初始值 (x(t0),x′(t0))=(y(t0),y′(t0)) 是一样的, 那么 x(t)≡y(t).
这个定理说的是在任意一个点 t0∈R 处, 一个解 x 和它的导数 x′ 在这个点的值决定了 x. 作为定理的一个应用, 假设x′′(t)+a(t)x(t)=0.如果 x(0)=0 并且 x′(0)=0, 那么 x(t)≡0.
对任意的函数 f:R→R, t⩾0, 我们用 Zt(f) 表示 f 在区间 [0,t] 上的零点的个数, 即Zt(f)=∣∣{x∈[0,t]∣∣f(x)=0}∣∣.
第一部分
在此部分中, 函数 a(t),b(t)∈C1(R) 并且对任意的 t∈R, 都有 a(t)⩽b(t). 假设 x(t),y(t)∈C2(R), 满足如下两个方程x′′(t)+a(t)x(t)y′′(t)+b(t)y(t)=0,=0.我们还假设 x(t) 和 y(t) 都不恒为 0.
S1) | 假设 t1 是 x 的一个零点 (即 x(t1)=0) , 如果存在 t>t1, 使得 x(t)=0, 证明, 一定存在 t2>t1, 使得 x(t2)=0 并且 x 在 (t1,t2) 上无零点. 我们将这样的两个零点 t1 和 t2 称作是 x 的两个相邻的零点. (提示: 利用我们证明过的微分方程解的唯一性: 如果 x′′(t)+a(t)x(t)=0 并且 x(t0)=x′(t0)=0, 那么 x(t)≡0. ) |
S2) | 假设 t2>t1 是 x 的两个相邻的零点. 证明, y 在 (t1,t2] 上有零点. (提示: 考察函数 h(t)=x′(t)y(t)−x(t)y′(t)) |
S3) | 证明, 对任意的 t⩾0, 我们都有 Zt(y)⩾Zt(x)−1. |
S4) | 假设 t2>t1 使得 x(t1)=0, x′(t2)=0. 证明 (任选其一) , ∘ | 如果 y(t1)=0, 那么存在 t3∈[t1,t2], 使得 y′(t3)=0. | ∘ | 如果 y′(t2)=0, 那么存在 t4∈[t1,t2], 使得 y(t4)=0. |
|
第二部分
在此部分中, p(t)∈C1(R) 是正函数, 即对任意的 t∈R, 都有 p(t)>0. x(t),y(t)∈C2(R) 都不恒为 0 并且满足x′′(t)+p(t)x(t)y′′(t)+p(t)y(t)=0,=0.
S5) | 证明, 对任意的 t⩾0, 我们都有 ∣∣Zt(x)−Zt(y)∣∣⩽1. |
S6) | 证明下面的两个命题 (任选其一) : ∘ | 如果 t1 和 t2 是 x 的两个相邻的零点, 那么存在唯一的 t3∈[t1,t2], 使得 x′(t3)=0. | ∘ | 如果 t1′ 和 t2′ 是 x′ 的两个相邻的零点, 那么存在唯一的 t3′∈[t1,t2], 使得 x(t3′)=0. |
|
S7) | 证明下面的两个命题 (任选其一) : ∘ | t0 是 ∣x(t)∣ 的局部最大值当且仅当 x′(t0)=0. | ∘ | t0′ 是 ∣x′(t)∣ 的局部最大值当且仅当 x(t0′)=0. |
|
第三部分
在此部分中, 我们假设 p(t)∈C1(R) 是递减的函数并且 t→+∞limp(t)>0. 我们记p(∞):=t→+∞limp(t).x(t)∈C2(R) 不恒为 0 并且满足x′′(t)+p(t)x(t)=0.
*S8) | 证明, t→+∞limtZt(x) 存在并计算这个极限. |
S9) | 假设 0⩽t1<t2<t3<⋯ 是 x(t) 在 [0,+∞) 上所有的零点, 0⩽t1′<t2′<t3′<⋯ 是 x′(t) 在 [0,+∞) 上所有的零点. 证明, 数列 {∣x′(tk)∣}k⩾1 是递减的而数列 {∣x(tk′)∣}k⩾1 是递增的, 并且k→∞lim∣x′(tk)∣=p(∞)k→∞lim∣x(tk′)∣.(提示: 考察函数 E(t)=p(t)x(t)2+x′(t)2 和 F(t)=x(t)2+p(t)1x′(t)2. ) |
*S10) | 假设 0⩽t1<t2<t3<⋯ 是 x(t)x′(t) 在 [0,+∞) 上所有的零点. 证明, 数列 {tk+1−tk}k⩾1 是递增的并计算它的极限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