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1. 复数

本章, 我们在复数讨论问题.

回想, 我们最先学习自然数 (非负整数) , , , . 然后, 我们学习了它们的大小关系与运算, 包括但不限于:

对任何自然数 , , 在 “”, “” 与 “”, 存在且只存在一个, 其是对的;

可对二个自然数作加法 (或乘法), 且结果, 和 (或积), 是自然数;

自然数的加法 (或乘法) 适合结合律与交换律;

自然数的加法与乘法适合分配律;

存在自然数 , 使对任何自然数 , ;

存在自然数 , 使对任何自然数 , .

当我们考虑加法与乘法的逆运算时, 我们考虑了减法与除法: 若 , 则 ; 若 , 则 (其中, ). 不过, 我们不总能在自然数作减法与除法: 我们知道, , 但 是什么? 我们知道, , 但 是什么?

为解决它们, 我们学习了有理数. 于是, , 且 . 关于有理数, 我们知道, 包括但不限于:

可对二个有理数作加法 (或乘法), 且结果, 和 (或积), 是有理数;

有理数的加法 (或乘法) 适合结合律与交换律;

有理数的加法与乘法适合分配律;

存在有理数 , 使对任何有理数 , ;

对任何有理数 , 存在有理数 , 使 ;

存在有理数 , 使对任何有理数 , ;

对任何不等于 的有理数 , 存在不等于 的有理数 , 使 ;

有理数是形如 (即 ) 的数, 其中, , 是自然数, 且 ;

有理数是二个整数的比, 其中, 整数是形如 (即 ) 的数, (其中, 是自然数);

自然数都是有理数, 且不是自然数的有理数存在;

可对二个有理数作减法 (或除法) (其中, 除数不等于 ), 且结果, 差 (或比), 都是有理数;

对任何有理数 , , 在 “”, “” 与 “”, 存在且只存在一个, 其是对的;

对任何有理数 , 在 “”, “” 与 “”, 存在且只存在一个, 其是对的;

二个正的有理数的和 (或积) 是正的, 其中, 正的有理数是大于 的有理数.

当我们学习几何时, 我们发现, 一些量不可能是有理数: 由勾股定理, 边长为 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的平方是 , 但

定理 A.1.1. 不存在有理数, 其的平方等于 .

证. 反设, 某有理数 的平方等于 . 则存在整数 , (其中, ), 使 . 注意, 我们可要求, 的一个不是偶数 (回想, 对整数 , 若存在整数 , 使 , 则 是偶数), 因为我们总能对 约分. 则 . 则 . 则 是偶数. 则 是偶数 (注意, 若整数 不是偶数, 则整数 也不是偶数). 则 , 其中, 是整数. 则 . 则 . 则 是偶数. 则 是偶数. 这是矛盾.

证完.

于是, 我们学习了实数. 在实数, 我们能以 表边长为 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: . 并且, 关于实数, 我们知道, 包括但不限于:

可对二个实数作加法 (或乘法), 且结果, 和 (或积), 是实数;

实数的加法 (或乘法) 适合结合律与交换律;

实数的加法与乘法适合分配律;

存在实数 , 使对任何实数 , ;

对任何实数 , 存在实数 , 使 ;

存在实数 , 使对任何实数 , ;

对任何不等于 的实数 , 存在不等于 的实数 , 使 ;

有理数都是实数, 且不是有理数的实数存在;

可对二个实数作减法 (或除法) (其中, 除数不等于 ), 且结果, 差 (或比), 都是实数;

对任何实数 , , 在 “”, “” 与 “”, 存在且只存在一个, 其是对的;

对任何实数 , 在 “”, “” 与 “”, 存在且只存在一个, 其是对的;

二个正的实数的和 (或积) 是正的, 其中, 正的实数是大于 的实数;

对任何非负的实数 (即 ), 存在唯一的非负的实数 , 使 (我们常记此 );

对任何实数 , 存在唯一的实数 , 使 (我们常记此 ).

那么, 复数是什么? 通俗地, 复数是形如 的数, 其中, , 是实数, 且 是一个不是实数的文字 ( 来自英语 imaginary unit). 正式地,

定义 A.1.2. 复数是形如 的有序的文字, 其中, , 是实数, 且 是一个不是实数的文字. (“有序的” 指, 是不同的, 除非 .)

, , , 是实数. 若 , 我们说, 二个复数 相等: . 若 , 我们说, 二个复数 不相等: .

, 是实数. 我们可简单地写 ; 我们可简单地写 ; 我们可简单地写 ; 我们可简单地写 ; 我们可简单地写 ; 我们可简单地写 ; 我们可简单地写 ; 我们可简单地写 ; 我们可简单地写 .

实数都是复数, 且 不是实数, 除非 .

我们也可写 .

, , , 是实数. 定义复数 的和定义复数 的积

例 A.1.3. 我们计算复数 , 的和与积. 加法是简单的: 乘法不是难的:

例 A.1.4. 我们计算 的积:

复数的加法与乘法也适合一些运算律:

定理 A.1.5., , 是复数. 复数的加法与乘法适合:

(1) 对任何复数 , , 它们的和 是复数.

(2) 加法结合律: 对任何复数 , , , .

(3) 加法交换律: 对任何复数 , , .

(4) 适合, 对任何复数 , .

(5) 对任何复数 , 存在复数 , 使 .

(6) 对任何复数 , , 它们的积 是复数.

(7) 乘法结合律: 对任何复数 , , , .

(8) 乘法交换律: 对任何复数 , , .

(9) 适合, 对任何复数 , .

(10) 对任何不等于 的复数 , 存在不等于 的复数 , 使 .

(11) 分配律: 对任何复数 , , , , 且 .

证. 以下, 我们设 , , , 其中, , , , , , 是实数.

(1) 回想, . 因为 , 是实数, 是实数; 因为 , 是实数, 是实数. 则 是复数.

(2) 注意,

(3) 注意,

(4) 我证 ; 我留另一部分为您的习题 (注意, 您能用交换律: ). 注意,

(5) 设 . 我证 ; 我留另一部分为您的习题 (注意, 您能用交换律: ). 注意,

(6) 回想, . 因为 , 是实数, 是实数; 因为 , 是实数, 是实数. 则 是实数. 因为 , 是实数, 是实数; 因为 , 是实数, 是实数. 则 是实数. 则 是复数.

(7) 注意, 对任何实数 , , . 则

(8) 注意,

(9) 我证 ; 我留另一部分为您的习题 (注意, 您能用交换律: ). 注意,

(10) 因为 , , 不能全是 . 则非负数 , 不能全是 . 则 是正数. 则 . 设 . 则 , 不能全是 . 则 .

我证 ; 我留另一部分为您的习题 (注意, 您能用交换律: ). 注意,

(11) 我证 ; 我留另一部分为您的习题 (注意, 您能用交换律: ). 注意,

证完.

由此, 我们可定义复数的减法与除法.

定义 A.1.6. 设复数 , 其中, , 是实数. 定义 相反数, 定义 倒数 来自英语 reciprocal.

定义 A.1.7., 是复数. 定义 的差, 定义 的比

例 A.1.8. 我们计算复数 , 的差与比. 减法是简单的: 除法不是难的:

我们知道, 对实数 , 的平方, , 是 . 类似地, 我们也能对复数 定义 的平方: . 一般地,

定义 A.1.9. 是复数. 设 是自然数. 定义  次方

注意, 对任何数 ,并且,

我们可以证明 (见附录 B, 节 4), 对任何复数 , , 与任何自然数 , ,

, 我们还能讨论它的负整数次方:

定义 A.1.10. 是复数, 且 . 设 是整数.

(1) 设 . 则  次方 已被定义.

(2) 设 . 我们定义  次方 的倒数  次方 .

注意, 若 , 则于是, 我们也用 表示 的倒数.

我们可以证明 (见附录 B, 节 4), 对任何不等于 的复数 , , 与任何整数 , ,

您或许会问, 跟实数比, 复数如何不同. 为回答它, 我们考虑更多的运算律.

定理 A.1.11., , 是复数. 复数的加法与乘法适合消去律. 具体地:

(1) 若 , 或 , 则 .

(2) 设 . 若 , 或 , 则 .

证. (1) 我证明当 时的情形; 我留另一部分为您的习题. 注意,

(2) 我证明当 , 且 时的情形; 我留另一部分为您的习题. 注意,

证完.

定理 A.1.12. 对任何复数 , .

证. 我证明 ; 我留另一部分为您的习题.

注意, . 由分配律, . 注意, . 则 . 由消去律, .

证完.

定理 A.1.13. 对任何复数 , , .

证. 一方面, . 另一方面, . 则 . 由消去律, .

证完.

由此可见, 对任何不等于 的实数 , : 若 , 则 是二个正数 , 的积, 故 ; 若 , 则 是二个正数 , 的积, 故 .

回想, 对任何实数 , 在 “”, “” 与 “”, 存在且只存在一个, 其是对的. 我们说, 实数的大小关系跟加法 (或乘法) 是相容的: 二个大于 的数的和 (或积) 大于 . 不过, 我们似乎未提到复数的大小关系. 为什么?

定理 A.1.14. 我们不能为复数定义跟复数的乘法相容的大小关系.

证. 反设, 我们能为复数定义跟复数的乘法相容的大小关系. 考虑 . 那么, 在 “”, “” 与 “”, 存在且只存在一个, 其是对的. 注意, , 而 , 且 , 故 .

” 会是对的吗? 若它是对的, 则 . 不过, 注意, . 则 , 且 . 这是矛盾.

” 会是对的吗? 若它是对的, 则 . 不过, 注意, . 则 , 且 . 这是矛盾.

看来, 我们不能为复数定义跟复数的乘法相容的大小关系.

证完.

回想, 不存在有理数, 其的平方等于 , 但存在实数, 其的平方等于 . 我们知道, 不存在实数, 其的平方等于 , 因为实数 的平方 大于或等于 , 而 . 不过, . 进一步地,

定理 A.1.15. 是复数. 存在复数 , 使 .

证., 其中, , 是实数.

, 且 , 则 . 若 , 且 , 则 .

. 我们设 , 其中, , 是实数, 且 . 则, 且 . 则注意, . 则 . 则注意, . 则要么 , 都是正数, 要么 , 都是负数. 则其中, 若我们为 (或 ), 则我们也为 (或 ). 我们验证, 如此确定的 , 适合 : 且 (注意, )

最后, 设 . 则 . 设 . 由前面的讨论, 存在复数 , 使 . 则 .

证完.

例 A.1.16.. 我们找复数 (其中, , 是实数), 使 .

注意, . 则 , 且 . 则. 则 , 且 . 注意, . 则 , 且 . 则 等于 .

不难验证, , 且 .

在中学, 我们知道, 系数为实数的   次方程 (其中, , 是实数, 且 ) 有实数解 , 但系数为实数的   次方程 (其中, , , 是实数, 且 ) 不一定有实数解, 如 . (注意, 不存在实数, 其的平方等于 .) 不过,

定理 A.1.17., , 是复数, 且 . 则存在复数 , 使

证. 注意, 注意, 是复数. 则存在复数 , 使 . 则于是, 若 , 则 .

证完.

当然, 系数为复数的   次方程 (其中, , 是复数, 且 ) 也有复数解 , 因为

有一件事值得提.

() 是  次式. 则

() 是  次式. 则其中, 复数 适合 .

由此, 我们有

定理 A.1.18. 是不超过 的正整数. 设  次式 (). 则存在复数 , , , 使

最后, 我指出, 但不证明如下定理. 它的证明会用到三角函数. 若您想知道更多, 您可以找相关的文献.

定理 A.1.19. 是复数. 存在复数 , 使 .

当然, 如下一般的定理也是对的. 我不证明它; 它的证明会用到三角函数. 若您想知道更多, 您可以找相关的文献.

定理 A.1.20. 是复数. 设 是正整数. 存在复数 , 使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