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形式化的 Sat 显然其实是全局的 Δ0 真谓词 (因为 Sat(s,u) 也就是 u⊨s 也就是 s 对 u 的相对化, which 是 Δ0 句子), 而我们的讨论说明它是 Δ1 的; 接下来让我们考虑更高复杂度句子的真谓词. 我们首先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.
对任何 n, 我们都有 Δ0 谓词来判定一个公式是否是 Δ0, Σn 或 Πn 公式, Σ1 谓词来判定某个集合论 T 下一个公式是否是 ΣnT, ΠnT 或 ΔnT 公式.
证明. 前者只需要从前向后查: 是不是量词、变元符号、否定符号、量词、..., 然后把剩下的东西塞进
Δ0 判别里面; 这个判别是先从前向后读串, 或者是
∃x∧∈xy 或者是
¬...¬, 读到不是这两者之一的位置时查看后面有没有量词. 后者则是添加了 " 存在公式使得
T 可证二者等价 ".
这里的 n 如果要改进为 n, 那么 Σn 和 Πn 公式的判定谓词也会变成 Σ1 的东西, 原理是声称存在从句子到 Succ(n) 的函数, 把每一节 ∃x 或 ¬∃x¬ 放到一个 i∈n 上面, 把后面余下的全部东西丢进 n, 并判定后面是 Δ0 句子.
Σn 真谓词 ⊨Σn 指的是这样一个单变元谓词: 任何 Σn 句子真当且仅当其编码填入此谓词后被判定为真.
因此, 将 Σn 公式的判定谓词改进成 n 没有意义, 因为这里的定义在元理论层次上枚举了全体 Σn 句子. 同时鉴于满足 Σn 句子的否定当且仅当满足这整个 Πn 句子, ⊨Πn(Πn 真谓词) 的复杂度应该和 ⊨Σn 反着来.
我们立即有集合论版本的真不可定义定理.
在强于 TAr 的集合论中, 不存在全局真谓词. 换言之, 不存在单变元谓词 ψ(x) 使得对任何句子 σ 都有 σ↔ψ(┌σ┐).
证明. 基本上是在照抄第一不完备性定理的证明, 我们连可表示性都不需要考察, 因为 Subc(s,s′,v,t) 这个句子我们直接实打实地造出来了.
假定 ψ(x) 是全局真谓词, 记 ¬ψ(x) 为公式 φ(x), 我们来造其不动点, 也就是 TAr⊢σ↔φ(┌σ┐) 的句子 σ, 这样因为我们又要求 σ↔ψ(┌σ┐) 就知道 ψ↔¬ψ 而矛盾.
对任意集合 a, 考虑句子 θ(s,s′,a)↔Subc(s,s′,┌x┐,┌a┐), 定义句子 τ(x) 为 ∀s′(θ(x,s′,x)→φ(s′)), 然后令 σ 为 ∀s′(θ(┌τ┐,s′,┌τ┐)→φ(s′)). 观察立即知道 Subc(┌τ┐,┌σ┐,┌x┐,┌τ┐) 也就是 θ(┌τ┐,┌σ┐,┌τ┐).
σ→φ(┌σ┐): 取 σ 中的 s′=┌σ┐ 得到 θ(┌τ┐,┌σ┐,┌τ┐)→φ(┌σ┐).
φ(┌σ┐)→σ: 因为
s′ 只有一个, 而已经知道唯一的
s′ 就是
┌σ┐.
本质上来说全局真谓词 ⊨ 就是解码函数: 把每个形式化句子都解码成元语言的句子, 换言之断言句子总是标准. 这个定理无非是说句子的标准性不可由一个句子所确认.
但这不妨碍分层真谓词的定义.
⊨0 是 Δ1TSat 的, ⊨Σn 是 Σn 的 (n≥1).
证明. ⊨0s 当且仅当存在传递集 c, s 中全体常元符号的解码都属于 c, 且 Sat(s,c); 这句话 Σ1. 又鉴于 ⊨0s 当且仅当 ¬⊨0¬s, 它立即 Π1.
⊨1∃x(s) 当且仅当
∃x(⊨0s)(注意我们可以通过元组编码来证明每个
Σ1 公式都等价于最外面只有一层
∃ 的
Σ1 公式), 于是它
Σ1. 归纳地,
⊨n+1∃x(s) 当且仅当
∃x(¬⊨n¬s).
这又一次说明不能有 ⊨n, 否则定义 ⊨ 为 ∃n(⊨n) 就是全局真谓词了.
真不可定义定理的一个自然推论是初等子模型的不可定义性 (否则只需要把全局真判断变成初等子模型的真判断, 后者上文已说明是可定义的了). 然而, 分层真的可定义性提示我们可以考虑
Σn 子模型的可定义性. 根据完全相同的道理,
Σn 子模型也是
Πn 子模型, 因此我们将直接记这个关系为
≺n.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:
证明. 只需证明: 若
∃x(φ) 中常元均属于
Hκ, 则
∃x∈Hκ(φ). 假定这个
x∈Hγ, 由 LS 定理, 存在
Hγ 的初等子模型
X,
φ 中全体参数的传递包括都是
X 的子集, 且
X 的基数不大于这些传递包括的基数. 鉴于参数们都属于
Hκ, 这些传递包括的基数都小于
κ, 因此
∣X∣<κ. 取
X 的坍塌
M, 则传递集
M⊆Hκ. 鉴于
Hγ⊨∃x(φ), 我们也有
M⊨∃x(φ), 从而其扩张
Hκ⊨∃x(φ).
这启示我们做如下定义.
n≥2; 如果基数 κ 满足 Hκ≺nV, 则称 κ 是 Σn 正确基数.
κ 是 Σn 正确基数这句话写开来是 ∀s(isFmlΣn(s)→s∈Hκ→⊨Σns→Sat(s,Hκ)), 它 Πn 是因为 n≥2. 当然它不可能是 Σn 的, 否则 " 存在 Σn 正确基数 " 这句话也是 Σn 的, 这造出了基数无穷降链.
当然, 用
Vκ 还是
Hκ 并没有什么区别.
任给序数 α, Vα≺1V 则 α 是不可数强极限基数; 事实上 Vκ≺1V 当且仅当 κ 不可数且 Vκ=Hκ, 也当且仅当 κ 是 ℶ 不动点. 对 n≥2, Vκ≺nV 当且仅当 κ 是 Σn 正确基数.
证明. Vα≺1V 则 α 是不可数强极限基数是因为: 对 β<α 可以用参数 Vβ 考虑 Σ1 句子 ∃γ∈Ord∃f(isSurjOn(f,γ,Vα)) 即得 ℶβ=γ∈α. 我们证明: Vκ≺1V 推出 κ=ℶκ, 又推出 (Vκ=Hκ∧ω∈κ), 又有 Vκ≺1V.
第一次推断其实已经证出来了, 第三次推断是因为不可数
κ 都让
Hκ≺1V. 第二次推断是因为显然
Hκ⊆Vκ, 但我们从
x∈Vκ 知道
x∈Vα(α<κ), 而
∣Vα∣=ℶα<ℶκ=κ.
这提示我们,
Σ2 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水岭. 事实上,
Vα 和
Hκ 都可以给我们一些
Σ2 句子的标准形式.
任给 φ, 以下三件事等价:
1. | 存在 Σ2 句子 ψ 使得 ZFC⊢φ↔ψ. |
2. | 存在句子 ψ 使得 ZFC⊢φ↔∃κ∈Ord(isCard(κ)∧ψHκ). |
3. | 存在句子 ψ 使得 ZFC⊢φ↔∃α∈Ord(ψVα). |
证明. 由于 v=Vα 是 Π1 句子, ∃α∈Ord(ψVα) 本来就是个 Σ2 句子, 因此我们只要证明 1→2 和 2→3.
1→2 是这样的: 我们直接证明 ∃x∀y(ϕ) 当且仅当 ∃κ∈Ord(isCard(κ)∧∃x∈Hκ∀y∈Hκ(ϕ)), 此处 ϕ 是 Δ0 公式. 前推后是因为这个 x 总属于某 Hκ 而 Π1 句子向内绝对, 后推前是因为固定 x 为常元后 Hκ≺1V.
2→3 是这样的:
Hκ 认为
ψ 对, 当且仅当
Vκ+1 认为 "
Hκ 认为
ψ 对 ".
κ 是 Σ2 正确基数, 当且仅当任给参数均属于 Vκ 的句子 φ, 若存在序数 α 让 Vα⊨φ, 则存在 α∈κ 让 Vα⊨φ.
Σn 正确基数构成闭无界类, 记为 C(n). 进一步, 任何以 Σn 公式定义的序数的闭无界类都包含所有的 Σn 正确基数.
证明. C(n) 闭显然是因为一列模型升链的并仍然是模型, 重在验证其无界. 我们来对 n 归纳, C(1) 当成全体 ℶ 不动点 (从而闭无界, 且让 Vκ≺1V). 我们在 ∀α∃β>α(Vβ≺nV) 下证明 ∀α∃β>α(Vβ≺n+1V).
显然可以先拿一个 β0>α 使得 Vβ0≺nV. 我们枚举全体无常元 Πn 公式为 φk(k∈ω), 则全体无常元 Σn+1 公式可枚举为 ∃xl(φk)(l,k∈ω). 对每个这样的句子我们定义传入 φk 中除 xl 外一切变元符号的函数 fl,k, 它对给它的输入收集让 ∃xl(φk) 为真的所有 xl 中秩最小的那个 xl 的秩 (如果没有就去 ∅). 现在我们定义序数函数 F, 它对传入的序数 β 取出 Vβ 中元素传进全部 fl;k 后所得序数集的最小严格上界之上的最小 C(n) 中的基数 F(β). 我们把 F 连续 ω 次作用在 β0 上得到 β, Vβ 就是 V 的 Σn+1 子模型.
后者则是因为如果
Σn 公式
φ(α) 定义一序数的闭无界类, 则对
Σn 正确基数
κ 中的每个
β∈κ 我们都有
∃γ(β<γ∧φ(γ))(
V 认为
φ 无界), 这个句子
Σn, 于是
Vκ 也认为
φ 无界,
φ 在
κ 里无界, 从而由
φ 闭知道
φ(κ).
既然
C(n) 都是闭无界的, 那把这
ω 个闭无界类交起来按道理也是闭无界类; 但这其实不对, 因为
C(n) 并非
C(n). 不过, 我们可以这么做.
如果在 L∈ 中再加常元符号 K, 然后做此语言中 ZFC 的扩展理论, 要求 (利用公理模式) 对每个 n 都有 K 是 Σn 正确基数, 则此理论与 ZFC 等一致性强度. 此时称 K 是正确基数.
证明. 如果有
ZFC 模型, 则这个理论有穷可满足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