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 是域, P∈K[X] 是 K-系数多项式. 如果 P 在 K 中没有重根, 就称 P 是可分的; 否则称之为不可分的.
L╱K 是代数扩张, 对于 x∈L, 如果其极小多项式是可分的, 就称 x 为可分的; 否则称之为不可分的. 若每个 x∈L 均可分, 则称代数扩张 L╱K 是可分的; 否则称之为不可分的.
根据注记 4.4.18, 多项式 P 可分等价于 Disc(P)=0. 另外, 由于 Disc(P):=Res(P,P′), 所以多项式 P 可分等价于 (P,P′)=1.
特别地, 若 P∈K[X] 是不可约多项式, 则 P 可分等价于 P′=0: 实际上, 若 P 可分, 则 (P,P′)=1, 这显然说明 P′=0; 反之, P′=0 并且 deg(P′)<deg(P), 根据 P 不可约, 只能有 (P,P′)=1.
假设 P∈K[X] 是不可约多项式, 记 P(X)=anXn+⋯+a1X+a0, 其中 an=0. 那么, P′(X)=k=1∑nkakXk−1=nanXn−1+⋯.若 P 是不可分的, 则 P′=0, 从而, n⋅an=0, 所以, 在 K 中 n=0. 这表明 Char(K)=p 并且 p∣n, 其中 p 是素数.
利用 Char(K)=p 重新计算 P′(X): P′(X)=p∤k∑kakXk−1=0.所以, 当 p∤k 时, ak=0. 这表明P(X)=p∣k∑akXk=Q(Xp).其中, Q(X) 的定义如下: Q(X)=p∣k∑akXpk.
由于 P 不可约, 根据 P(X)=Q(Xp), Q(X) 也不可约. 特别地, 如果 P 不可约并且不可分, 则 deg(P)⩾p.
另外, 当 Char(K)=p 时, 我们注意到形如 Q(Xp) 的多项式的导数为 0.
在特征零情形下, 不可约多项式都是可分多项式. 特别地, 如果 Char(K)=0, 那么, 任意的代数扩张 L╱K 均为可分扩张.
令 K=Fp(T)=Frac(Fp[T]). 根据 Eisenstein 判别法, 多项式P(X)=Xp2+TXp+T在 Fp[T][X] 中不可约. 根据 Gauss 引理, P(X) 在 K[X] 中也不可约.
此时, P(X)=Q(Xp), 其中 Q(X)=Xp+TX+T 并且 Q′(X)=0. 特别地, Q 是可分的多项式.
完美域
当 Char(K)=p 时, 我们有 Frobenius 同态: Frob:K→K, x↦xp.特别地, 对任意的 x,y∈K, (x+y)p=xp+yp.
若 Char(K)=p, 则对任意 a∈K−Kp, Xp−a 在 K[X] 中不可约并且不可分.
证明. 由于 K 的特征为 p, Xp−a 显然是不可分的. 现在证明 Xp−a 不可约.
我们在 K 中考虑 Xp−a 的分解. 注意到存在唯一的 b∈K, 使得 bp=a: 若有另一个 b′∈K, 使得 b′p=a, 则 (b−b′)p=bp−b′p=0, 从而 b=b′.
所以,
Xp−a 在
K 中恰有一个 (
p-重) 根, 即
Xp−a=(X−b)p∈K[X].如果
P 是可约的, 即
P(X)=P1(X)⋅P2(X), 其中
P1,P2∈K[X]. 上述在
K[X] 中的分解给出:
Xp−a=P1(X)(X−b)k⋅P2(X)(X−b)l.根据假设,
b∈/K. 所以,
k,l=1, 即
k,l⩾2. 据此,
P1 和
P2 均有重根从而是不可分的. 根据之前的讨论,
P1 和
P2 次数至少是
p, 所以
Xp−a 的次数至少是
2p, 矛盾.
域 K 的特征为 p, P∈K[X], deg(P)⩾2, P 不可约. 若 P 在 K 中只有一个根, 则P(X)=Xpn−a, a∈/Im(Frob)=Kp.
证明. 在
K 中, 我们可以分解
P:
P(X)=(X−b)m=(X−b)pn⋅l=(Xpn−bpn)l,其中,
m⩾2,m=pn⋅l 并且
(l,p)=1. 所以,
P(X)=Q(Xpn),其中,
Q(X)=(X−bpn)l. 根据这个表达式, 我们注意到
Q∈K[X]. 由于
P 不可约, 所以
Q 也不可约. 另外, 由于
P 在
K 中只有一个根, 所以
Q 也只有一个根. 若
l⩾2,
Q 只有一个根, 所以
Q 不可分. 据此,
deg(Q)=l 为
p 的倍数, 这与
(p,l)=1 矛盾. 所以,
l=1. 从而,
P(X)=Xpn−bpn=Xpn−a.如果
a∈Im(Frob), 即
a=cp, 其中,
c∈K, 则
P(X)=Xpn−cp=(Xpn−1−c)p是可约的, 矛盾. 所以,
a∈/Im(Frob).
K 是域, 若每个不可约多项式 P(X)∈K[X] 均可分, 则称 K 是完美的 (perfect).
K 是完美的, L╱K 是代数扩张, 则 L╱K 可分.
K 是特征为 p 的域, 那么, K 是完美的当且仅当 Frob:K→K 是满射.
证明. 若 Frob 不是满射, 根据引理 5.5.6, 选 a∈K−Kp, 即 a∈/Frob(K). 那么, Xp−a 不可约也不可分. 从而, 域 K 不完美.
若
Frob 是满射, 对任意不可约多项式
P(X), 如果
P(X) 不可分, 我们来推出矛盾: 此时,
P′(X)=0, 从而,
P(X)=p∣m∑amXm=k∑akpXkp.由于
Frob 是满射, 对每个
k, 存在唯一的
bk∈K, 使得
Frob(bk)=akp. 那么,
P(X)=(k∑bkXk)p.这与
P(X) 不可约矛盾.
Fp(T)=Frac(Fp[T]) 不是完美域.
根据 Eisenstein 判别法, Xp−T∈K[X] 是不可约多项式并且不可分: 实际上, 不存在 Q(T)P(T)∈Fp(T), 使得 (Q(T)P(T))p=T, 否则(Q(T)P(T))p=Q(Tp)P(Tp)=T.这表明P(Tp)=Q(Tp)⋅T.对 T 求导, 左边为 0 而右边为 Q(Tp), 矛盾. 所以, Fp(T) 不是完美的.
可分次数
用所谓的可分次数可以刻画代数扩张是否是可分. 给定代数扩张 L╱K, 任选域同态 φ:K→E, 其中, E 是代数封闭域. 令ExtL╱K(E,φ)={ψ∈Hom(L,E)∣∣ψ∣∣K=φ}.这是 φ 到 L 上所有可能的扩张所构成的集合.
考虑对另一个可能的域同态 φ′:K→E′, 其中, E′ 是代数封闭域. 我们有集合之间的双射: ExtL╱K(E,φ)⟶1:1ExtL╱K(E′,φ′).实际上, 通过选取 φ(K) 在 E 中的代数闭包 φ(K), 由于 ψ(L)⊂φ(K), 我们不妨假设 E=φ(K); 类似地, 不妨假设 E′=φ′(K). 根据代数闭包的唯一性, 存在 K-同构 σ:E→E′, 使得 ψ′=ψ∘σ: 据此, 我们可以构造双射ExtL╱K(E,φ)⟶ExtL╱K(E′,φ′), φ↦σ∘φ.其逆为 φ′↦σ−1∘φ. 特别地, ∣ExtL╱K(E,φ)∣ 只依赖于 L╱K.
对任意的代数扩张 L╱K, 任意选定域同态 φ:K→E, 其中, E 是代数封闭域. 我们定义 L╱K 的可分次数为[L:K]s:=∣∣ExtL╱K(E,φ)∣∣.如果选取 E=K, [L:K]s 就是把 L 嵌入到 K 的同态的个数.
如果 L╱K 是有限扩张, 我们将证明 [L:K]s⩽[L:K] 并且 L╱K 可分当且仅当 [L:K]s=[L:K].
令 K=Q, L=Q[X]╱(X3−2). 此时, L╱Q 是 3 次扩张并且 [L:K]s=3. 实际上, L 到 Q 的像被 X 在 Q 的像 α=φ 决定: 我们注意到 α 只能取 X3−2 的某个根, 所以一共有 3 个这样 φ.
令 L=Fp(T)=Frac(Fp[T]), K=Fp(Tp)=Lp=Frob(L). 此时, K 是 L 的子域并且 [L:K]=p: 实际上, L=K(T) 并且 Tp∈K, 所以 T∈L 的极小多项式是 Xp−Tp∈K[X]. 此时, L=K[X]╱(Xp−Tp), 从而 [L:K]=p.
我们注意到 Xp−Tp 在 K 中只有一个根 (p 重根) , 从而, K[X]╱(Xp−Tp) 到 K 的嵌入必须把 X 映射成这个根. 所以, [L:K]s=1. 按后面的定义, Fp(T)╱Fp(Tp) 是纯不可分的扩张.
给定代数扩张
L╱K 和中间域
K⊂M⊂L, 把某个同态
φ:K→E 延拓到
L 上等价于可以先将它延拓到
M 上然后再延拓到
L 上, 即
ExtL╱K(E,φ)=ψ∈ExtM╱K(E,φ)∐ExtL╱M(E,ψ).这个集合的划分表明:
给定代数扩张 L╱K 和中间域 K⊂M⊂L, [L:K]s 有限当且仅当 [L:M]s 和 [M:K]s 均有限. 进一步, 如下公式成立[L:K]s=[L:M]s[M:K]s.
L╱K 是代数扩张, 对 x∈L, 若 [K(x):K]s=1, 即 K(x)╱K 到 K 只有唯一的 K-同态, 就称 x 是纯不可分的. 若每个 x∈L 均为纯不可分的, 就称 L╱K 是纯不可分的.
那么, L╱K 是纯不可分的等价于 [L:K]s=1.
证明. 若 [L:K]s=1, 对任意的 x∈L, 考虑中间域 K(x)⊂L. 根据命题 5.5.18, [K(x):K]s⩽[L:K]s=1. 所以, [K(x):K]s=1, 即 x 是纯不可分的.
若
L╱K 是纯不可分的, 那么每个
x∈L 都是纯不可分的, 即
[K(x):K]s=1. 考虑一个
K-同态
φ:L→K. 由于
K(x)╱K 到
K 的扩张是唯一的, 从而
φ∣∣K(x) 把
x 映射到
K 的像是唯一的. 据此, 所有
x∈L 的像都被唯一决定了, 这就决定了
φ, 即
∣∣ExtL╱K(E,φ)∣∣=1. 这表明
[L:K]s=1.
给定代数扩张 L╱K 和中间域 K⊂M⊂L. 那么, L╱K 是纯不可分的当且仅当 L╱M 和 M╱K 是纯不可分的.
纯不可分的扩张是正规扩张.
我们证明一个略强的结论: 给定代数扩张 L╱K 和中间域 M, 若 L╱M 是正规而 M╱K 是纯不可分的, 则 L╱K 是正规的.
令 Ω=L. 对任意的 K-同态 φ:L→Ω, 我们要证明 φ(L)⊂L. 实际上, 由于 M╱K 是纯不可分的, 即 [M:K]s=1, 所以, φ∣∣M=id. 此时, φ 为 M-同态. 由于 L╱M 是正规的, 所以 φ(L)=L.
L╱K 是代数扩张, M⊂L 是子集并且 M 中的元素均为纯不可分的, 那么, K(M)╱K 是纯不可分的.
证明. 证明的想法与推论
5.5.19 一致. 对每个
x∈M,
[K(x):K]s=1, 从而
x 在到某个代数封闭域
E 的像都被唯一决定了, 进一步每个
K(M) 中元素到该代数封闭域
E 的像也被唯一确定. 这表明只存在唯一的扩张, 即
∣∣ExtK(M)╱K(E,φ)∣∣=1.
为了进一步刻画 [L:K] 和 [L:K]s 之间的关联, 首先研究单代数扩张的情形, 即 L=K(x), 其中, x∈L 并且是 K 上的代数元. 给定代数封闭域 Ω, 根据引理 5.2.8, 我们有双射: ZP(Ω)⟶1:1HomK(K[X]╱(P(X)),Ω).其中, ZP(Ω) 为 P 在 Ω 中的 (不同) 根的集合. 利用 Ω 的代数封闭性, 我们得到如下重要结论:
[K(x):K]s 恰好是 x 极小多项式 P(X) (在某个代数封闭域中) 的不同根的个数. 特别地, P(X) 的重根越多, [K(x):K]s 越小.
• | Char(K)=0. 此时, 由于 P 不可约, 所以, P 无重根, 所以其根的个数为 deg(P). 据此,[K(x):K]s=[K(x):K]=deg(P). |
• | Char(K)=p. 此时, 存在 Q(X)∈K[X], 使得 P(X)=Q(Xpn) 并且 n 是最大的这样的指标. 那么, [K(x):K]=pn[K(x):K]s.实际上, 由于 n 是最大的并且 Q 是不可约的, 所以, Q′=0 (否则 Q=Q1(Xp), 那么 P(X)=Q1(Xpn+1)) . 此时, Q 有 d 个不同的根且无重根, 从而 P 也有 d 个不同的根 (从而 [K(x):K]s=d) 但每个根的重数均为 pn. 此时, deg(P)=pn⋅d, 所以, [K(x):K]=pn⋅d. 这就给出了上述公式. 我们有时也称 n 为 x 在 K 上不可分次数. |
上述推理表明, 当 Char(K)=p 时, x∈K(x)⊂L 是可分的 (当且仅当 n=0) 当且仅当 [K(x):K]=[K(x):K]s.
假设域 K 的特征为 p, L╱K 是有限扩张, 则存在非负整数 n⩾0 (被称作是 L╱K 的不可分次数) , 使得[L:K]=pn[L:K]s.进一步, [L:K]=[L:K]s 当且仅当 L╱K 是可分扩张.
证明. 由于 L╱K 是有限扩张, 我们可以选取 x1,⋯,xk∈L, 使得 L=K(x1,⋯,xk). 令 K0=K, Ki=K(x1,⋯,xi), 其中, i=1,⋯,k. 特别地, Ki=Ki−1(xi). 根据以上关于单代数扩张情形的讨论, 我们有[Ki:Ki−1]=pni[Ki:Ki−1]s.根据命题 5.5.18 中的公式, 对上式 i=1,⋯,k 取乘积并令 n=i=1∑kni. 这就证明了定理中的公式 [L:K]=pn[L:K]s.
若 L╱K 是可分扩张, 则每个 xi 在 Ki−1 上也可分, 从而, ni=0. 据此, n=i=1∑kni=0, 所以 [L:K]=[L:K]s.
若
L╱K 不是可分的, 在选择
x1,⋯,xk 使得
L=K(x1,⋯,xk) 的构造中, 我们总可以要求
x1 为不可分元, 即
n1>0. 此时,
n=i=1∑kni>0.
若 L╱K 是有限的纯不可分扩张, 则 [L:K] 是 p 的幂, 其中 p=Char(K).
L╱K 是域扩张, M⊂L 是由某些代数的元组成的子集并且 M 中的元素均为可分的. 那么, K(M)╱K 是可分的.
证明. 对任意给定的
x∈K(M), 存在
x1,⋯,xk∈M, 使得
x∈K(x1,⋯,xk). 定理
5.5.25 的证明过程表明
K(x1,⋯,xk)╱K 是可分的. 从而,
x∈K(x1,⋯,xk) 可分.
给定代数扩张 L╱K 和中间域 K⊂M⊂L. 那么, L╱K 是可分的当且仅当 L╱M 和 M╱K 是可分的.
证明. 如果 L╱K 是可分, 那么, M╱K 显然是可分的.
对任意的 x∈L, x 在 K 上的极小多项式没有重根. 由于 x 在 K 上的极小多项式是在 M 上的极小多项式的倍数 (作为 M[X] 中的元素) , x 在 M 上的极小多项式也是没有重根的, 从而 x 在 M 上可分. 这说明 L╱M 是可分的.
反之, 假设
L╱M 和
M╱K 是可分的, 对任意的
x∈L, 令
P(X)=Xn+an−1Xn−1+⋯+a1X+a0, ai∈M,为
x 在
M 上的最小多项式. 特别地,
x∈K(a0,⋯,an−1,x). 我们令
Ki=K(a0,⋯,ai), Kn=K(a0,⋯,an−1,x), i=0,⋯,n−1.重复定理
5.5.25 证明过程, 此时每个
ni 均为
0, 这说明
K(a0,⋯,an−1,x)╱K 是可分的. 特别地,
x 在
K 上可分, 从而
L╱K 是可分的.
给定代数扩张 L╱K, 存在唯一的最大的 1中间域 Ls (被称作是 K 在 L 中的可分闭包) , 使得 Ls╱K 是可分扩张. 此时, L╱Ls 是纯不可分的, 即 [L:Ls]s=1. 进一步, 如果 [L:K]s<∞, 那么, [L:K]s=[Ls:K]s=[Ls:K].
证明. 因为在 K 上添加可分元得到的扩张还是可分的, 我们就把 L 中所有可分元素都添加到 K 中, 这就给出了 Ls 的构造 (同时也给出了最大性和唯一性) .
剩下还需要证明 [L:Ls]s=1. 根据推论 5.5.19, 我们要证明对任意的 x∈L, [Ls(x):Ls]s=1, 这等价于证明 x 在 Ls 上的极小多项式 P(X)∈Ls[X] 只有一个根. 此时, 存在 n⩾1, 使得 P(X)=Q(Xpn) 并且 Q′=0 (Q 不可约从而是可分的) . 那么, xpn 是 Q 的根, 从而 xpn 是可分的 (因为 Q 是可分的) . 根据 Ls 的定义方式, xpn∈Ls, 所以 P(X)∣Xpn−xpn∈Ls[X]. 然而 Xpn−xpn 只有一个根, 所以 P(X) 也只有一个根.
如果
[L:K]s<∞, 那么,
[L:K]s=[L:Ls]s[Ls,K]s=[Ls,K]s.这就给出了
[L:K]s=[Ls:K]s=[Ls:K].
假设 k 为特征为 2 的域, K=k(x,y) 为二元函数域 (即 Frac(k[X,Y])) . 假设 α 是 T2+T+x∈K[T] 的一个根, M=K(α). 由于 T2+T+x 在 K[T] 中不可约, 所以 [M:K]=2 并且是可分扩张. 实际上, 由于 k[x] 是唯一分解整环, 所以, k[x,y]=k[x][y] 也是. 根据 Gauss 引理, T2+T+x 在 K[T] 中不可约等价于它在 k[x,y][T] 中不可约. 据此, 可以假设T2+T+x=(T+f(x,y))(T−f(x,y)+1) ⇒f(x,y)(1−f(x,y))=x.其中, f(x,y)∈k[x,y], 这与 x 是 k[x,y] 中的不可约元矛盾.
假设 β 是 T2−αy∈M[T] 的一个根, 令 L=M(β), 我们来说明 [L:M]=2. 若不然, 存在 f(x,y)+g(x,y)α∈M (因为 dimKM=2) , 其中, f,g∈K, 使得(f(x,y)+g(x,y)α)2=αy ⇔ f(x,y)2+g(x,y)2α2=αy.利用 α2=α+x 替换 α, 我们有f(x,y)2+g(x,y)2x+(g(x,y)2−y)α=0.根据 1,α 在 K 上的无关性, 我们有f(x,y)2+g(x,y)2x=0, g(x,y)2=y.然而, g(x,y)2=g(x2,y2)=y 是不可能的.
我们注意到 T2−αy∈M[T] 不可分. 此时, 我们显然有现在证明 L 在 K 上没有纯不可分的元素. 假设存在中间域 M′, 使得 M′╱K 是纯不可分的, 那么, 对任意的 γ∈M′, 我们有 γ2=j(x,y)∈K. 利用 L╱K 的基, 我们有γ=f(x,y)+g(x,y)α+h(x,y)β+i(x,y)αβ.从而, γ2=j(x,y) ⇔ f(x,y)2+g(x,y)2α2+h(x,y)2β2+i(x,y)2α2β2=j(x,y)2.利用 α2=α+x 和 β2=αy, 经过化简, 我们得到[f(x2,y2)+g(x2,y2)x+i(x2,y2)xy+j(x2,y2)]+[g(x2,y2)+h(x2,y2)y+i(x2,y2)xy+i(x2,y2)y]α=0.通过通分, 除了框内的两项, 我们得到的多项式为偶数次的, 从而, g(x2,y2)=0, h(x2,y2)+i(x2,y2)=0.从而, g=0,h=i. 据此, 我们可以化简上述长等式为{f(x2,y2)+j(x2,y2)=i(x2,y2)xy,i(x2,y2)=0.只有 f=j, 这表明 γ∈K. 这说明 L 中在 K 上没有纯不可分的元素, 我们也说 K 在 L 中是纯不可分封闭的.
在 Fp(T)[X] 中考虑多项式P(X)=X2+TX+T, Q(X)=X2p+TXp+T=P(Xp).
P(X) 在 Fp(T)[X] 中是不可约的 (根据 Gauss 引理和 Eisenstein 判别法) , α,α 为 P 在 Fp(T) 中的根. 那么, Fp(T)(α)╱Fp(T) 的次数为 2, 这是可分的 (因为 P′=0) 也是正规的. 在 Fp(T)[X] 中, 我们有P(X)=(X−α)(X−α′), α,α′∈Fp(T).
Q(X) 在 Fp(T)[X] 中是不可约的 (根据 Gauss 引理和 Eisenstein 判别法) . 令 β 为 Q 在 Fp(T) 中的一个根, P(βp)=0, 我们不妨假设 βp=α. 我们再选取 β′∈Fp(T), 使得 β′p=α′. 此时, Q(X)=(Xp−α)(Xp−α′)=(X−β)p(X−β′)p.由于 Q(X) 在 Fp(T)[X] 中不可约, 所以 [Fp(T)(β):Fp(T)]=2p. 很明显, Fp(T)(β)╱Fp(T)(α) 是纯不可分的. 特别地, [Fp(T)(β),Fp(T)]s=2.
考虑单代数扩张 K(x)╱K. 假设 P(X) 为 x 的极小多项式, P(X)=Q(Xpn), 其中, n 是 x 的不可分次数, Q∈K[X] 并且 Q 是可分的. 那么, xpn 在 K 上是可分的. 进一步, K 的可分闭包为 K(xpn), 即实际上, x 在 K(xpn) 上的极小多项式为 Xpn−xpn, 它只有一个根, 从而, [K(x):K(xpn)]s=1. 据此, 我们可以给出可分闭包 K(x)s=K(xpn).
L╱K 是代数扩张. 根据上一例子, 对任意的 x∈L, 令 nx 为其不可分次数. 那么, {xpnx∣∣x∈L} 是 L 中所有可分元素. 所以,Ls=K({xpnx∣∣x∈L}).
单扩张与可分扩张
给定域扩张 L╱K, 如果存在 x∈L, 使得 L=K(x), 我们就说 L╱K 是单扩张并称 x 是一个本原元素.
L╱K 是有限扩张. 那么, L╱K 是单扩张当且仅当它只有有限个中间域.
证明. 如果 K 是有限域, 由于 L╱K 是有限扩张, L 也是有限域. 此时, L× 是有限循环群, 那么, 选这个循环群的生成元就可以生成 L. 以下总假设 K 是无限域.
假设 L╱K 只有有限个中间域. 我们总可以把 L 写成 L=K(x1,⋯,xd) 的形式, 只要对 d=2 证明该扩张为单扩张即可. 现在, 我们令 L=K(x1,x2). 由于 K 是无限域而 L╱K 只有有限个中间域, 存在 a,b∈K, 使得K(x1+ax2)=K(x1+bx2)=M, a=b.此时, x1+ax2,x1+bx2∈M, 那么, (a−b)x2=(x1+ax2)−(x1+bx2)∈M ⇒ x2∈M.从而, x1∈M. 这说明 L=M=K(x1+ax2).
假设 L=K(x), 令 P(X)∈K[X] 为 x 在 K 上的极小多项式. 任选 M⊂K(x) 是中间域, 令 PM(X) 为 x 在 M 上的极小多项式, 那么, 在 M[X] 上, 我们有 PM∣P. 令PM(x)=Xm+am−1Xm−1+⋯+a1X+a0, ai∈M.很显然, K(a0,⋯,am)⊂M. 特别地, [K(x):K(a0,⋯,am)]⩾[L:M].另外, 我们还有: [K(x):K(a0,⋯,am)]⩽deg(PM)=[L:M],从而, M=K(a0,⋯,am).
综合上面的讨论, 中间域
M 完全由
PM (的系数) 决定. 由于
P 的首一的因子
PM 只有有限个, 所以,
L╱K 只有有限个中间域.
有限可分扩张是单扩张, 即对于有限可分扩张 L╱K, 存在 x∈L, 使得 L=K(x).
证明. 令
Ω=K; 令
P 为
HomK(L,Ω) 的子集所组成的集合 (这是有限集) ; 令
M 为
L╱K 的中间域所组成的集合. 根据上一个命题, 我们只要证明如下映射为单射即可:
Ψ:M⟶P, M↦HomM(L,Ω).假设
Ψ(M1)=Ψ(M2), 即
HomM1(L,Ω)=HomM2(L,Ω), 我们考虑如下图表:
HomM1(L,Ω)=HomM2(L,Ω) 表明
HomM1(L,Ω)⊂HomM1⋅M2(L,Ω), 所以,
∣HomM1⋅M2(L,Ω)∣⩾∣HomM1(L,Ω)∣.由于
L╱K 可分, 所以,
L╱M1⋅M2 和
L╱M1 都可分, 从而,
∣HomM1⋅M2(L,Ω)∣=[L:M1⋅M2]⩽[L:M1]=∣HomM1(L,Ω)∣.结合以上两个不等式, 我们有
[L:M1⋅M2]=[L:M1], 从而,
M1⋅M2=M1=M2, 所以
Ψ 为单射. 特别地,
∣M∣⩽∣P∣<∞,即
L 只有有限个中间域. 从而,
L╱K 是单扩张.
K 的特征为 p, 考虑域扩张 K(X,Y)╱K(Xp,Yp). 我们注意到 {XiYj}0⩽i,j⩽p−1 是该扩张的一组基, 从而 [K(X,Y):K(Xp,Yp)]=p2. 另外, X 的极小多项式为 Tp−Xp=0 (不可分) , 从而, X (类似地 Y) 在 K(Xp,Yp) 上纯不可分. 根据命题 5.5.22, K(X,Y)╱K(Xp,Yp) 是纯不可分的 (从而不满足本原元素定理关于可分性的要求) .
现在说明 K(X,Y)╱K(Xp,Yp) 有无限多个中间域. 实际上, 我们可以考虑如下中间域: Mn:=K(Xp,Yp,X+Ypn+1), n=1,2,⋯.我们注意到 X+Ypn+1∈/K(Xp,Yp) 而 (X+Ypn+1)p∈K(Xp,Yp), 所以, [Mn:K(Xp,Yp)]=p. 由于 [K(X,Y):K(Xp,Yp)]=p2, 为了证明 {Mn}n⩾1 两两不同, 只要证明M=K(Xp,Yp,X+Ypn+1,X+Ypm+1)=K(X,Y), m=n,即可. 由于 X+Ypn+1,X+Ypm+1∈M, 所以, Y((Yp)n−(Yp)m)=(X+Ypn+1)−(X+Ypm+1)∈M.从而, Y∈M. 进一步, X∈M. 这说明 M=K(X,Y). 特别地, 这表明 K(X,Y)╱K(Xp,Yp) 不是单扩张.
现在还可直接证明 K(X,Y)╱K(Xp,Yp) 不是单扩张. 如若不然, 假设 K(X,Y)=K(Xp,Yp,f(X,Y)). 由于 fp(X,Y)=f(Xp,Yp) (利用 K 的特征为 p) , 所以, fp∈K(Xp,Yp). 据此, f 的极小多项式 P 整除 Tp−a, 其中, a∈K(Xp,Yp). 特别地, deg(P)⩽p, 从而, [K(Xp,Yp,f(X,Y)):K(Xp,Yp)]⩽p<p2.这和 K(X,Y)=K(Xp,Yp,f(X,Y)) 矛盾.
迹与范数映射
对于有限扩张 L╱K, 对任意的 x∈L, 考虑乘法映射: mx:L→L, y↦x⋅y.这是 K-线性空间 L 上的 K-线性映射, 我们定义它的迹、行列式和特征多项式为: TrL╱K(x)=Tr(mx), NL╱K(x)=det(mx), PL╱K,x(X)=det(X⋅I−mx).很明显, x 为 mx 在域 L 上的特征值, 从而, PL╱K,x(x)=0.
对于 x∈L, 令 P(X) 为 x 在 K 上的极小多项式, 它和 PL╱K,x(X) 之间的关系如下: PL╱K,x(X)=P(X)[L:K(x)].选取 e1,⋯,em 为 K(x)╱K 的基, f1,⋯,fn 为 L╱K(x) 的基. 那么, {eifj}i⩽m,j⩽n 为 L╱K 的基. 考虑 mx:K(x)→K(x) 的矩阵表示 M, 我们有 det(X⋅I−M)=P(x) (只要选取 1,x,⋯,xm−1 作为 e1,⋯,em 进行计算即可, 其中, m=deg(P)) . 我们知道在 L 上, mx 的矩阵表示现在可以写成⎝⎛M000M0⋯⋯⋱⋯000M⎠⎞.这就给出了以上公式.
以下映射为群同态: TrL╱K:(L,+)→(K,+), NL╱K:(L×,⋅)→(K×,⋅).如果 M⊂L 是中间域, 那么, TrL╱M∘TrM╱K=TrL╱K, NL╱M∘NM╱K=NL╱K.
证明. 群同态的性质根据定义立得. 关于迹
Tr 以及范数
N 映射的复合性质请参考习题
5.11.1.
L╱K 为有限可分扩张, E╱K 为域扩张并且 ∣HomK(L,E)∣=[L:K]. 那么, 对任意的 x∈L, TrL╱K(x)=σ∈HomK(L,E)∑σ(x), NL╱K(x)=σ∈HomK(L,E)∏σ(x),以及PL╱K,x(X)=σ∈HomK(L,E)∏(X−σ(x)).
关于迹与可分性的最重要结论是如下的定理:
L╱K 是有限扩张. 那么, L╱K 是可分的等价于二次型L×L⟶K, (x,y)↦TrL╱K(x⋅y).非退化.
当 Char(K)=0 时, L╱K 是可分扩张. 此时, 对任意的 x∈L, 令 y=x−1, 则TrL╱K(x⋅y)=TrL╱K(1)=[L:K]=0.进一步, 如果 [L:K] 与 Char(K) 互素, 则二次型 (x,y)↦TrL╱K(x⋅y) 非退化. 特别地, 此时 [L:K] 是可分的.
给定有限可分的扩张 L╱K, 二次型 TrL╱K(x⋅y) 给出了 L (作为 K-线性空间) 到其对偶 L∗ 之间一个自然的同构: L⟶≃L∗, x↦(y↦TrL╱K(x⋅y)).据此, 对任意的基 {e1,e2,⋯,en}, 我们可以定义其对偶基 {e1∗,e2∗,⋯,en∗}, 使得TrL╱K(ei⋅ej∗)={1, i=j;0, i=j.我们考虑单代数扩张的例子, L=K(x), x 在 K 上可分, 令 P(X) 为 x 的极小多项式, d=deg(P)=[K(x):K]. 在 L[X]=K(x)[X] 中, P(X) 可以被写作P(X)=(X−x)(bd−1Xd−1+bd−2Xd−2+⋯+b1X+b0),其中, bk∈K(x) 并且 bd−1=1. 我们选取 e1=1,e2=x,⋯,ed=xd−1 作为 L 的基, 现在来计算 {e1∗,e2∗,⋯,ed∗}. 实际上, ek∗=P′(x)bk−1, k=1,2,⋯,d.在上式中, P′(x)=∑k=0d−1bkxk.
我们要证明 TrL╱K(xj⋅P′(x)bi)=δij, 其中, 0⩽i,j⩽d−1. 固定 j, 考虑多项式Q(X)=i=0∑d−1TrL╱K(xj⋅P′(x)bi)Xi.只要证明 Q(X)=Xj 即可. 我们有Q(X)=i=0∑d−1σ∈HomK(K(x),K)∑σ(xj⋅P′(x)bi)Xi=i=0∑d−1σ∈HomK(K(x),K)∑σ(xj)P′(σ(x))σ(bi)Xi=σ∈HomK(K(x),K)∑[(i=0∑d−1σ(bi)Xi)P′(σ(x))σ(xj)]=σ∈HomK(K(x),K)∑X−σ(x)P(X)P′(σ(x))σ(xj)根据 Lagrange 插值公式, 上式为 Xj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