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限域永远是你最亲切的朋友, 在其上代数方程往往非常简单以至于连你都能做出一些结果来. 在看完了一堆抽象的代数曲线论之后, 我们急需一些简单的例子来理解一下椭圆曲线. 因此, 作为具体的椭圆曲线理论的开头, 我们来看一看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.
有理点的个数
设 E/Fq 是一条椭圆曲线, 我们希望来数一数其上有理点的个数 #E(Fq), 也即方程y2+a1xy+a3=x3+a2x2+a4x+a6在 Fq2 上的解数加 1 (多一个原点). 由于一个给定的 x 的值至多对应到 y 的两个可能值, 故有平凡估计:#E(Fq)≤2q+1但是由于一些二次剩余知识, 只有大约一半的 x 可以使得对应的关于 y 的方程有解, 故 #E(Fq) 应该大约是 q+o(q). Hasse 在三十年代的结果验证了这一猜测:
设 E/Fq 为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, 则∣#E(Fq)−q−1∣≤2q
证明. 取
ϕ 为
q 次 Frobenius 映射, 则由于
Fˉq 到
Fq 的 Galois 群由
ϕ 生成知对
P∈E(Fˉ)q, 其落在
E(Fq) 中当且仅当
ϕ(P)=P. 故
E(Fq)=ker(1−ϕ). 进而
#E(Fq)=deg(1−ϕ). 由于
degϕ=q 且
deg 为
End(E) 上的正定二次型, 故由下命题 (Cauchy–Schwarz) 即证.
设 A 是 Abel 群, d:A→Z 是正定二次型. 则有∣d(ψ−ϕ)−d(ϕ)−d(ψ)∣≤2d(ϕ)d(ψ).
证明. 令
L(ψ,ϕ)=d(ψ−ϕ)−d(ϕ)−d(ψ) 是
d 对应的双线性型. 由于
d 正定, 知对任意
m,n∈Z 有
0≤d(mψ−nϕ)=m2d(ψ)+mnL(ψ,ϕ)+n2d(ϕ).特别地, 取
m=−L(ψ,ϕ) 及
n=2d(ψ), 有
0≤d(ψ)(4d(ψ)d(ϕ)−L(ψ,ϕ)2).可得结论.
作为应用, 考虑二次剩余特征 χ:Fq×→{±1} 则对任意三次多项式 f, 对椭圆曲线 y2=f(x) 使用这一定理即知∣x∈Fq×∑χ(f(x))∣≤2q
注意: 虽然 Hasse 给出了 E 上有理点的估计, 但没有给出如何计算有理点的方法.
Weil 猜想
1949 年, Weil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有限域上簇的点的个数的猜想. 这里我们将叙述这一猜想, 并简要证明椭圆曲线情形.
设 V/Fq 为射影簇, Fqn 为 Fq 的 n 次扩域, 则 V 可表示为一些 Fq 上的齐次方程的公共零点, 并且 V(Fqn) 为这些方程在 Fqn 上的公共零点集.
对射影簇 V/Fq, 定义其上的 Zeta 函数为Z(V/Fq;T)=exp(n=1∑∞(#V(Fqn))nTn)
例如, 对
V=PN, 就有 (可以想像胞腔分解)
#V(Fqn)=1+qn+⋯+qnN故
logZ(PN/Fq;T)=n=1∑∞(1+qn+⋯+qnN)nTn=−k=0∑Nlog(1−qkT)也即
Z(PN/Fq;T)=(1−T)(1−qT)⋯(1−qNT)1一般地, 若存在一些
α1,⋯,αr∈C 使得
V(Fqn)=±α1n±⋯±αrn则
Z(V/Fq;T) 为关于
T 的有理函数.
由此, 我们提出 Weil 猜想:
设 V/Fq 为 N 维光滑射影簇, 则
(1) | 有理性: Z(V/Fq;T)∈Q(T). |
(2) | 函数方程: 存在整数 ϵ 使得Z(V/Fq;1/qNT)=±qNϵ/2TϵZ(V/Fq;T),其中 ϵ 称为 V 的 Euler 示性数. |
(3) | Riemann 猜想: Zeta 函数可被分解为Z(V/Fq;T)=P0(T)P2(T)⋯P2N(T)P1(T)⋯P2N−1(T)其中每个 Pi(T)∈Z[T], 且 P0(T)=1−T,P2N(T)=1−qNT. 进一步地, 对任意 0≤i≤2N, 多项式 Pi(T) 在 C 上有分解: Pi(T)=j=1∏bi(1−αijT),∣αij∣=q1/2,其中次数 bi 称为 V 的第 i 个 Betti 数. |
这是一个相当近代的猜想, Weil 本人证明了曲线和 Abel 簇的情况, 而直到 1973 年, 完整的猜想才被 Deligne 证明.
这里我们将对椭圆曲线证明 Weil 猜想. 选取不同于 p=char(Fq) 的素数 ℓ, 我们已经构造过一个表示:
End(E)→End(Tℓ(E)), ψ↦ψℓ
选取 Tℓ(E) 的一组 Zℓ-基, 则可将 ψℓ 写成 2×2 矩阵, 并计算 det(ψℓ),tr(ψℓ)∈Zℓ. 回顾命题 3.2.2:
对 ψ∈End(E), 有det(ψℓ)=deg(ψ), tr(ψℓ)=1+deg(ψ)−deg(1−ψ)
将这一命题应用于椭圆曲线, 我们将可以数出有理点的个数, 并深入研究 Frobenius 映射:
设 E/Fq 为椭圆曲线, 映射 ϕ:E→E,(x,y)↦(xq,yq) 为 Frobenius 映射, 并记 a=q+1−#E(Fq), 则
(1) | 设 α,β 为 T2−aT+q=0 的两根, 则它们互为共轭, 模长均为 q, 且对任意正整数 n 均有: #E(Fqn)=qn+1−αn−βn. |
(2) | Frobenius 映射 ϕ 满足ϕ2−aϕ+q=0∈End(E). |
证明. 由
5.1.1 的证明知对正整数
n 有
#E(Fqn)=deg(1−ϕn)从而由前一命题知
det(ϕℓ)=deg(ϕ)=q, tr(ϕℓ)=1+degϕ−deg(1−ϕ)=1+q−#E(Fq)=a故
ϕl 的特征多项式为
det(T−ϕℓ)=T2−tr(ϕℓ)T+det(ϕℓ)=T2−aT+q对于 (1), 由
∣a∣<2q 即知两根均不是实数, 再由
αβ=q 可得模长均为
q. 而且由
T2−aT+q=(T−α)(T−β) 即知
ϕℓ 的特征值为
α,β, 从而
det(T−ϕℓn)=(T−αn)(T−βn). 故
#E(Fqn)=deg(1−ϕn)=det(1−ϕℓn)=(1−αn)(1−βn)=1+qn−αn−βn.对于 (2), 由 Caylay-Hamilton 即知
ϕℓ 适合其特征多项式, 即
ϕℓ2−aϕℓ+q=0. 从而
deg(ϕ2−aϕ+q)=det(ϕℓ2−aϕℓ+q)=0⟹ϕ2−aϕ+q=0 由于这一结果, 直接计算便可得到
对椭圆曲线 E/Fq, 存在整数 a 使得Z(E/Fq;T)=(1−T)(1−qT)1−aT+qT2,从而有函数方程Z(E/Fq;1/qT)=Z(E/Fq;T),且 1−aT+qT2=(1−αT)(1−βT),∣α∣=∣β∣=q.
Weil 猜想的 (3) 与 Riemann 猜想的相似性可以由如下方式看出:
考虑函数ζE/Fq(s)=Z(E/Fq;q−s)=(1−qs)(1−q1−s)1−aq−s+q1−2s则函数方程即为ζE/Fq(s)=ζE/Fq(1−s)且若 ζE/Fq(s)=0, 则 ∣qs∣=q, 也即 Re(s)=1/2.
对椭圆曲线 E/Fq, 称 a=q+1−#E(Fq) 为其 Frobenius 的秩.
自同态环
之前, 我们证明了 (命题 2.5.4) 对于特征 p 的域 K, 椭圆曲线 E/K 上的 p-挠群 E[p] 是 0 或 Z/pZ. 另一方面, 自同态环 End(E) 也有几种可能性 (比如维数不超过 4,etc.). 实际上, 这两个量之间不是独立的, 它们之间的关系被如下定理描述:
设 K 为特征 p 的域, E/K 为椭圆曲线, 且有 Frobenius 映射:ϕr:E→E(pr),x↦xpr记其对偶为 ϕ^r:E(pr)→E, 则以下诸命题等价:
(1) | E[pr]=0 对一个 (或所有) r≥1 成立. |
(2) | ϕ^r (纯) 不可分对一个 (或所有) r≥1 成立. |
(3) | 映射 [p]:E→E 纯不可分且 j(E)∈Fp2. |
(4) | End(E) 是四元数代数里的一个阶 (i.e. 一个同时是子环和格的东西, 见 这里). |
(5) | 关于 E 的形式群 E^/K 的高度为 2. |
进一步地, 若上述等价条件不成立, 则 E[pr]≃Z/prZ, ∀r≥1, 且形式群 E^/K 的高度是 1. 进一步地, 若 j(E)∈Fp, 则 End(E) 是二次虚域中的阶.
若 E 满足定理中所述的等价条件, 则称 E 超奇异, 或称其 Hasse 不变量为 0. 若 E 不满足那些等价条件, 则称 E 典型, 或称其 Hasse 不变量为 1.
值得注意的是, 无论椭圆曲线 E/K 是超奇异的还是典型的, 它都是一条非奇异的曲线. 奇异 (singular) 这个词实在太泛用了.
证明. 首先可不妨假设 K 为代数闭域, 令 ϕ=ϕ1. 由于 [pr]=ϕ^r∘ϕr 及 [p]=ϕ^∘ϕ. 而 Frobenius 映射纯不可分, 有degs(ϕ^r)=degs([pr])=(degs[p])r=(degsϕ^)r.由命题 2.4.9, 知#E[pr]=degs(ϕ^r)=degs(ϕ^)r,即知 (1) 和 (2) 等价.
由定理 4.4.7, 及 ϕ 纯不可分, 知degiϕ^=pdegi[p]=pht(E^)−1.由于 ϕ^ 的次数为 p2, 知 (2) 和 (5) 等价.
(2) ⇒ (3): 由 (2) 知 [p] 纯不可分, 只需证 j(E)∈Fp2. 利用定理 1.7.2, 知 ϕ^ 可以分解为其中 ϕ′ 是 p 次 Frobenius 映射. 比较次数有 degψ=1, 则有 ψ 是同构. 从而j(E)=j(E(p2))=j(E)p2,因此 j(E)∈Fp2.
(3) ⇒ (4): 若否, 则有K=End(E)⊗Q是数域, 具体地, 有理数域或者其虚二次扩域. 参见 Silverman (暂时懒得码)
(4)
⇒ (2): 若假设 (2) 错误, 则对任意
r≥1 有
ϕ^r 可分. 下证
End(E) 交换. 考虑自然同态
End(E)→End(Tp(E)),若对
ψ∈End(E), 满足
ψ 的像为
0, 则对任意
r≥1 有
ψ(E[pr])=0. 由
[pr]=ϕr∘ϕ^r 知,
ϕr 是满射, 则有
ϕr(kerψ)⊃kerϕ^r,由
ϕr 满射知对任意
r≥1 有
#kerψ≥kerϕ^r. 而
ϕ^r 可分, 知
#kerϕ^r=degϕ^r=pr. 从而
#kerψ≥pr 恒成立, 只能
ψ=0. 由假设知
E[p]=0, 从而
Tp(E)=Zp, 则有嵌入
End(E)↪End(Tp(E))≃End(Zp)≃Zp,也就有
End(E) 交换, 与其是四元代数中的阶矛盾.
事实上, Hasse 不变量还有另一种刻画, 参考维基. 具体地, 考虑绝对 Frobenius 态射, 即下列图表的拉回其诱导了凝聚层上同调的映射Frobabs∗:H1(E,OE)→H1(E,OE).我们取 η∈H1(E,OE)=H0(E,ΩE/K1) (Serre 对偶) 为微分层基底 ω 的对偶基, 则存在常数 A(E,ω) 使得Frobabs∗(η)=A(E,ω)⋅η.这实际上给出了 p 进模形式, 而在模曲线的角度下, 超奇异椭圆曲线恰好是 p 进模形式 A 的零点.
计算 Hasse 不变量
由 5.3.1 可知在同构意义下只有有限多条超奇异的椭圆曲线, 因为超奇异椭圆曲线的 j-不变量取值在 Fp2 中, 只有有限种可能.
事实上, 当 p=2 时, 只有唯一的一条 ( Fˉ2 上的) 超奇异椭圆曲线:E:y2+y=x3而当 p>2 时, 如下定理给出了超奇异性的判别法
设有限域 Fq 的特征 p≥3.
(1) | 若 E/Fq 为椭圆曲线, 其对应的 Weierstrass 方程形如: E:y2=f(x)其中 f∈Fq[x] 为三次多项式, 且在 Fˉq 里有三个互异的根. 则 E 超奇异当且仅当多项式 f(x)(p−1)/2 中 xp−1 项的系数是零. |
(2) | 记 m=(p−1)/2, 并定义多项式Hp(t)=i=0∑m(im)2ti则设 λ∈Fˉq,λ=0,1, 则椭圆曲线E:y2=x(x−1)(x−λ)超奇异当且仅当 Hp(λ)=0. |
(3) | 多项式 Hp(t) 在 Fˉq 中的根互异. 特征为 3 的超奇异椭圆曲线 (在同构意义下) 只有一条, 而对特征 p≥5, 超奇异椭圆曲线 (在 Fˉq-同构意义下) 的条数为: [12p]+⎩⎨⎧0112若p≡1(mod12)若p≡5(mod12)若p≡7(mod12)若p≡11(mod12) |
证明. (1): 设 χ:Fq→{±1} 是二次剩余特征, 定义 χ(0)=0. 我们有#E(Fq)=1+q+x∈Fq∑χ(f(x))=1+x∈Fq∑(f(x))2q−1∈Fq.同样在 Fq 里, 我们有x∈Fq∑xi={−1,0,若 q−1∣i,若 q−1∣i.由于 f 次数为 3, 则有 f2q−1 中次数被 q−1 整除的项只有 xq−1. 因此, 在 Fq 中有 #E(Fq)=1−Aq, Aq 是 f(x)2q−1 中 xq−1 次项的系数. 另一方面, 注意到若 ϕ 是 Frobenius 自同态#E(Fq)=deg(1−ϕ)=1−a+q, a=1−deg(1−ϕ)+deg(ϕ).从而 a=Aq∈Fq. 由于 a∈Z, 即Aq=0⟺a≡0(modp).注意到有[a]=[1−deg(1−ϕ)+degϕ]=1−[deg(1−ϕ)]+[deg(ϕ)]=1−(1−ϕ)∘(1−ϕ^)+ϕ∘ϕ^=ϕ+ϕ^.因此, ϕ^=[a]−ϕ, 由命题 2.6.3, 得a≡0(modp)⟺ϕ^ 不可分⟺E 超奇异.从而有 (1) 成立. 然后利用Apr+1=AprAppr和归纳法.
(2): 由 (1) 立得.
习题
(Silverman 习题 5.13) E/Fq 是椭圆曲线, 对任意 n≥1, 令an=qn+1−#E(Fqn).则对任意 n≥0 有 an+2=a1an+1−qan.